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长假,来嘉兴认识一些了不得的人

(2018-10-05 16:56:39)
标签:

嘉兴名人

朱生豪

沈钧儒

沈曾植

褚辅成

长假的旅游,从来都被抱怨是“人从众”的拥挤模式。其实,模式都是自己挑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模式,比如,曲径通幽处的名人故居,就绝不会“门口排队成长龙,举目都是自拍杆和后脑勺”的“闹”人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c0AjCT4ueaxL-3ta0wxn5A

据说,长假,很适合普通人的非专业型“考古”,比如走进一个历史名城,畅游一番名人故居。这样的“考古”,对年轻人来说,是一场比蜜月旅行更文艺更有回味的同行;对中年人来说,是一场性价比非常高的亲子教育之旅——既为孩子树立了人生榜样,也为孩子积累了丰富阅历,而且,这些名人故居里的故事和书画,很可能会出现在将来的中考或高考试卷中,北京的中考语文试卷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与此相关的试题了。

说到家乡的文化名人,有件经常被拿出来谈笑的轶事。有一年,嘉兴主办一场大型活动,主持人是李咏,活动转播的时候是面向全国观众的。李咏开口就说:“绍兴的朋友大家好!”嘉兴人当场嘀咕了:“我们买的炮仗,让绍兴人放了!”这件轶事让一些嘉兴人开始反思:一个鲁迅让绍兴名声这么响而嘉兴那么多名人到底有没有“用好”?

文人墨客喜欢用南湖菱和嘉兴粽子比喻嘉兴人的性格特点:圆润平和,低调蕴藉,含而不露。但也正如南湖菱的独特构造和嘉兴粽子的敦厚朴实,嘉兴这钟灵毓秀的一方水土,培养的却是各个领域各有特点和成就的英才和伟人,那么多文化名人从嘉兴出发,走向全国省甚至世界,历史的烟云也掩盖不了他们曾经的卓越成就和赫赫名声,他们的名字至今仍在史册和传记中熠熠生辉。

2008年,当时的嘉兴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的黄浴宇和嘉兴作家陆明受嘉兴市委宣传部委托,为编辑《嘉兴名人故居》收集相关资料。黄浴宇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线索,参考了陆明的部分资料,先后用了1个月时间,实地踏访了嘉兴五县(市)两区40个名人故居,这些名人是:沈曾植、朱彝尊、朱生豪、沈钧儒、唐兰、龚宝铨、汪胡桢、王国维、张宗祥、蒋百里、徐邦达、钱君匋、金仲华、丰子恺、张元济、徐志摩、史东山、吴镇、茅盾、张乐平、张绍忠、陆维钊、余十眉、金九、米谷、郑晓沧、金庸、陈元龙(阁老宅)、陈邦彦、倪天增、李叔同、毕云程、巴金、陈省身、杨雍建、吴世昌、陈学昭、孙道临、顾锡东、庄一拂。

这些名字,有哪几个晃了你的眼?这个长假,到嘉兴来他们的故居走走,和他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交流。访一访他们在嘉兴留下过怎样的足迹,看一看他们的少年岁月和这座城市的发展有过怎样的交融。都说与古人为友可以让人静心而深邃,与名人和伟人交流,应该可以汲取到强大的精神力量吧!

长假在名人故居“考古”,除了可以神交古人和伟人外,还有个最大的优势是“免费人少时间多”,用前些年非常流行的那句话来形容名人故居的状态最合适了:你来,或不来,他都在那里。岁月匆匆,尘埃落定,名人故去,故居在无声地展示主人的风骨:从容安静,深厚磅礴。嘉兴的名人故居又有一个特点:市本级的名人故居相互之间都离得特别近——他们似乎早早就为后人考虑好了:闹中取静,行动方便。

瞻仰过红船,欣赏过南湖秀色,往西走不到10分钟,就是南湖大桥,桥堍右手边,有水利专家汪胡桢的故居和著名翻译家、诗人朱生豪的故居。“醒来发现甚是爱你。”“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这些朱生豪写给妻子宋清如的经典情话与他的故居简朴清雅的风格特别相宜,有一年春节我走进故居,赫然发现门厅里有粉丝送来的一捧鲜花。

在马路对面的梅湾街,有两位和朱生豪的风格完全不同的名人。一位是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褚辅成,他的史料陈列室和金九避难处一起,展示着韩国“国父”金九先生和嘉兴这座城市的血肉深情。梅湾街的北面,是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沈钧儒的故居。为了纪念褚辅成和沈钧儒,嘉兴有两所让人一下就能记住名字的小学:辅成小学和钧儒小学。

走出沈钧儒故居,往北走两个红绿灯,在一条叫作姚家埭的小巷子里,有个大门朝南的庭院,那是沈曾植故居。很多人会把沈曾植和沈钧儒搞混——谁让沈家是嘉兴的大姓呢!如果你前面仔细参观了沈钧儒故居,清楚地记得他是民盟先贤,那么你在仔细参观沈曾植故居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完全是两个领域里的名人。沈曾植是被称为“大儒”的大学者,是书法大家、地理学家,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如果你还觉得印象模糊,好吧,他还是王国维的老师。沈曾植去世后,王国维写过一幅有名的挽联:“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方圆300米之内,不花钱就可以认识5位了不得的嘉兴人,是不是很赚?当然,如果你时间够,还可以去认识更多曾多次出现在课本或史料里的那些嘉兴名人。

 https://mp.weixin.qq.com/s/CIBTIOWXr6i_sZC2Wdmen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