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南的葡萄
江南的葡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98
  • 关注人气: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为什么不刷朋友圈了?哦,我刷微博去了!

(2018-08-21 23:35:06)
标签:

娱乐

情感

时尚

微博

生育金

各路公众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发在各个微信群的各种链接完全被无视,每天打开微信看到30个以上的未读红点提醒就忍不住想要暴走,不能暴走的你忍不住把手机扔到一边,一起扔出去的,其实还有一种叫作“微信朋友圈”的生活。

还记得2010年微博正热的时候,《南湖晚报》的铿锵玫瑰版面有次以“微博”为主题请五个女记者写随笔。我也忝列其中,当时自己在文章的最后感叹了一句:微博对我的意义就是,这个世界,我曾来过,微博为证!原本以为微博迎合了注重节奏感喜欢浅阅读的现代人口味,会相对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没想到也就四五年,微博就逐渐遇冷。

   取而代之的是微信。曾经和朋友仔细分析过2014年以来微博被冷而微信走热的原因,觉得主要是看后的心情完全不同。看微博常常看得手脚冰凉,全都是“不好”的事,让你愤怒,让你忍不住加入口水战——比如这两天闹翻天的“生育金”话题,让原本已经觉得生活够辛苦的中年人群看了以后更闹心。而微信却让你如沐春风,因为全都是“好事”:各单位生机勃勃活动多多一派祥和,每个人都状态良好,或优哉游哉享受生活,或加班加点努力奋斗,或抖机灵说俏皮话,或晒娃晒礼物秀恩爱……觉得生活每天都在“春天里”,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

    开始的时候,在朋友圈为朋友点赞是24K纯金的友情:为友人取得的进步而高兴,看到朋友家的娃觉得很可爱,看到相关部门的活动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创新和激情……但是,好像有什么在改变?微商刷屏了;拉票刷屏了;刚认识名字也叫不全甚至没见过面完全因为工作需要而加的“好友”……微信也很聪明,适时地推出了“新功能设置”:屏蔽朋友圈;三天内可见……但是,“三天内可见”其实对真正的好友还是有些影响友情的,至少会有那么一刻的困惑: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了?

然后,始终在坚守的微博再次赢得了用户,而微信则如前些年的QQ那样,更多的时候用来代替通讯并且分享美图——N多的朋友和我说,自己已经完全屏蔽了朋友圈。不要说刷朋友圈了,晚上10点以后根本不会打开微信,而且早已通过微信备注说明:没事别找我,有事打电话。

那么,为什么不刷朋友圈了?因为信息有点乱,除了站在第一排的微商和拉票,还有各种难辨真假的谣言——养生谣言、名人语录、突发事件,有时候明明知道那个消息是假的,想着和这个朋友不熟,冒昧上去指出是否会伤及对方面子;想着朋友虽然感情不错,但是也许对方很忙,也许只是随手转发并未当真,你又何必当真……但既然看到过了,不去指出来,又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谣言的帮凶……

还因为累,朋友圈里的多数是加滤镜的生活——晒女友晒男友晒娃晒爸妈都没关系,但是晒名牌晒潇洒晒巨大成就……嗯嗯,那个忘记南北半球季节之差而在朋友圈里晒自己7月时到悉尼海边穿比基尼练瑜伽的女子被网友集体嘲笑说“装逼翻车现场”——那是人家对陌生网友的态度,而对相熟的朋友,点赞还是会点赞,但是心情通常会有些奇怪。连90后性格开朗的妹纸都和我说:有些时候又忙又累,一刷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成功人士的鲜花美酒和鲜衣怒马,觉得自己好失败啊!朋友圈活活变成一个心口补刀现场……

刷朋友圈累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小细节可以供微信开发商参考——一众不同年纪的女友说了同一句话:幸亏微信没有开通“消息已读”的功能,那么那些微信上发来的我不想看到的消息我都可以假装没看见——你午夜时分发一条过来“在吗”,你真的觉得我和你很熟吗?多年音信皆无突然加了微信里然后问你和某某熟吗?熟的话能不能帮忙去打个招呼,自己有件很麻烦的事需要对方关照……谢谢这样直接而沉重的信任,但是我的卡路里不是这样燃烧的啊!

和好朋友的交流不会仅限“线上”的,因为真的“有事”都会在线下交流,毕竟很少有人会在朋友圈里发这样的信息:老爸前两天被车撞了;娃的考试排名又掉了我得痛下杀手了;昨天被领导骂了被客户耍了……

微博让你心怀家国和天下,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时代洪流当中一个分子的存在感。微信能够让你看到自己——原本希望在微信中“见天见地见众生”,但多数时候,因为刷多了朋友圈而忘记了“看天地”,还因为和“众生”的对比而让自己倍感“渺小而失败”,久了,难免想要逃跑!

——————2018年8月21日嘉兴日报烟雨楼版面“性情”栏目

你为什么不刷朋友圈了?哦,我刷微博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