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湖:风流绝胜辋川庄

(2012-07-16 19:21:44)
标签:

杂谈

帘卷夕阳吟对酒  窗临流水坐看鸥

相湖:风流绝胜辋川庄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代诗人海子的梦想如今被很多人传诵,而我国古人喜欢的房子,不是面朝大海,而是傍湖而居。名湖和名居的关系,很有些“名花倾国两相欢”的惺惺相惜——湖因名人而引来众多渴慕的目光,名人得湖的灵气而更为滋润著名。这样的“黄金搭档”有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相湖和诗人怀悦的故事。

    相湖,在怀悦之前还是相对普通的,尽管它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在史料里,对它的描述仅仅是简单的一笔,清朝光绪《嘉兴府志》记载:“昔有相氏居湖之滨,故名。”至于“昔”究竟是“何夕”,则遍找资料都无法寻得答案。宋朝有位诗人叫朱升之,倒是写过一首《相湖》:“世路羊肠淹客游,尘缨来此濯清流。半窗修竹翠含雨,一片澄湖冷清秋。地僻莓苔侵石几,机忘鸥鹭近渔舟。夜凉酒醒未能睡,诗句欲成搔白头。”如果说诗中所写的“相湖”就是这个“相湖”,那么至少说明,相湖早在宋朝就已经吸引文人墨客来此地感悟隐居的轻松和优美了。

    相湖盛产银鱼、黄蚬,还和南湖一样盛产无角菱。朱彝尊有诗:“怀家亭馆相家湖,雪艇风阑近已芜。犹有白蘋香十里,生来黄蚬蛤蜊粗。”谭吉璁有诗:“阿侬爱泊相湖浔,相湖银鱼二寸针。吴盐蜀姜为郎煮,不怕回船到夜深。”都是相湖物产丰富的佐证。丰饶的物产让周边的农家感恩,而文人雅士的聚会又让相湖留下了诸多诗篇。

    相湖在明朝的时候迎来了自己的“转型升级”。诗人怀悦把相湖当成了自家最华丽的客厅。清朝光绪《嘉兴府志》记载:“怀家亭馆,在相家湖南,明怀悦所筑。”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介绍说,明代正统至天顺年间,怀悦在相湖畔建柳庄,也称怀家亭馆,柳庄有著名的“相湖八景”:钓鱼所、观莲亭、清风榻、白雪窝、载酒舫、耕云堂、栽桑圃、采菱滩。这些名字,有没有让喜欢《红楼梦》的你觉得有些风格上的眼熟?

    这样的柳庄,理所当然成为江南文人墨客的活动中心,“诗酒之会,极一时之盛。”明朝诗人戚元佐留下了“青天不动阁沈水,白鸟双飞湖生云”的诗句。被誉为“景泰十才子”的海宁诗人苏平既是怀悦的好友,也是诗会中的常客,他写下“帘卷夕阳吟对酒,窗临流水坐看鸥”的诗句,记下了当年相湖边的诗情画意逸兴遄飞。怀悦自己则用“青衣开尊倾翠涛,诗成落笔飞霜毫”的诗句抒发满怀的雅兴和自豪。他的朋友姚允言以一句“风流绝胜辋川庄”,称赞怀悦和相湖在气质上的相宜。辋川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正如自己的名字那样,怀悦心怀喜悦,汲取相湖的灵气,和朋友一起编撰了著名的《诗家一指》。在怀悦之后的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明都御使沈思孝也选择在相湖南畔修建了绣野园,又名绿萝庄。明朝诗人徐发为绿萝庄赋过诗:“相湖南出绿萝庄,古树奇峰护草堂,一去七年神电杳,几回清梦度潇湖。”

    在怀家园林荒废了300多年之后,当年怀家的“相湖八景”开始重新修复:载春舫“停泊”在湖面上,像一艘从远方行驶过来的船舶,具有水上餐厅、茶室和观光功能;栽桑圃将遍植桑树,在桑果成熟季节,游客可以享受桑果采摘和桑酒酿造的乐趣;钓鱼所是在水面建造廊道和木制渔楼、木制栈道作为垂钓平台;白雪窝是利用湿地广种芦苇,并设计一处石滩,名为“地老天荒”……

    或者,今天的种种布局已经完全和当年的怀家园林不同,但是毕竟是一种延续和传承。或许,在这里,“相湖”不等于“相忘于江湖”,这样的重修,正是另一种铭记和传承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