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还是好人多
(2012-03-05 00:10:50)
标签:
杂谈 |
端的是人品大爆发——一天内那么多事情,容我一一道来。
新居民孩子想有课外图书,给晚报记者写来求助信。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以便推动相关公益活动,周六上午的采访完成并交掉稿子后,中午就赶去那所民工子女学校。因为那孩子说不出家里的住址——当时还觉得孩子脑子不够聪明,等到了他家,发现就算是我也说不清地址。所以和他的妈妈约在学校门口,由他妈妈带路去他家。他们租住的是农村的旧楼房,当中一段窄窄的水泥路已经够考验我这个新手了,结果好不容易开到路尽头,发现是座简易桥,无论他们怎么打气,我都不敢开过去。然后费半天劲掉好头靠边,坐摄影记者的车子过桥。嘿,过了桥就是泥路,转过几个弯才到,一下还蹿出3条狗——对于一个叶公好龙式的好狗人物,真让我情何以堪啊!好在男生和妈妈一直在对狗狗说:别叫别叫,他们是客人,是朋友哈……于是我拉着他妈妈的手一刻不放地完成了走访。——还没说中途的窘事——以前是从单位开到那学校的,路熟就不怕,结果那天时间太赶从家里直接过去,好不容易找到附近,却发现转进去过早了,结果那天下午,过往行人就看到一个气急败坏的中年女子在窄窄的非机动车道上九牛二虎地掉头,然后逆向行驶着绕出来——那非机动车道上的过往自行车和电瓶车非但没人抱怨,还帮助在旁边指挥。我会记得你们的,谢谢你们!
从这个孩子家出来,正和他的妈妈挥手告别,单位的热线电话部同事来电话说,那个流浪孩子的继父来救助站接他了,问我去不去?啊?当然要去啊!想着救助站在郊区的一个镇上,自己只跟着一位热心企业的办公室主任的车子去过一次,路不熟悉,加上天下着大雨,就去和领导要车。领导说,双休日司机也不愿意出来的,你就包个出租车去吧,回来再报销好了——其实领导说得也有道理,也给了解决的办法,但是一来那边可能马上要接了孩子走,这边一下子哪里叫得到出租车,而且万一那里采访时间长,到时候和的哥又要闹得不愉快。于是发了两句牢骚,自己开车出发。——为什么发牢骚呢?因为很早就明白,每个单位都会有花瓶,奇怪的是某些花瓶根本不美丽,而且是男性——比如说单位的司机。要被你叫得动一回,那真是给你天大的面子——哎,这样的司机难道不是花瓶么?
一路唱着菩萨保佑,自己一个人匆忙地起程了。雨越来越大,雨刷刷得又急又密,因为那条路很大却不是城市的道路,两边就不断有那种又高又大的货车经过,路上一个个的坑,那些大货车经过身边时真是心惊肉跳。终于看到了“大桥”字样,心下松了一口气,就放松一些继续往前开。开了10分钟,抬头看到提示的路牌上写着“嘉善”,而且路两边也越来越冷清,心里慌了,最主要的是慌那孩子和继父等不及先离开了,那我这一趟几乎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采访就白做了。于是东张西望,看到那边小路上有人过来,就赶紧靠边打了双跳灯,开了车窗大声叫“师傅”。走近了一看,那是个年轻人,一手打着伞,一手拿着手机在和人说话,看到我他和电话那头说等等,就过来了,一看我急得要跳脚,他微笑着说:你开过头了,大桥镇在路的那边,你前面掉头往回开好了……赶紧谢了,前面调头,可是总也看不到那稍微显得热闹一些的集镇,于是又在某路口靠边打灯等着,一个中年阿姨手上拿了点东西走出来,看我问,她也笑着说:哦,到镇上还要往前开,路还不少呢,我不去镇上,本来我陪你去好了……于是继续往前开,终于看到了某个像集镇的地方,赶紧弯进去,一路不顾水坑往前,这回小心了,发现又过了,赶紧刹车,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打着伞走过,赶紧问救助站往哪里走。他也很耐心地说明了方位,谢过,赶紧直扑过去,还好,那孩子还在和继父僵持中……
一番劝说,众人皆劝,又和继父和他母亲约定,以后绝不再打孩子,他终于带着众多好心人送的礼物坐车回家了。可是第二天,继父又打了我电话,说他又跑了……
哎,这个孩子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啊,那天第一次采访后,说想看书,当即站起来就和实习生一起赶去书店买了100元的书,并且约好以后读完了再给他买;随后有很多人或者赶去看望,或着表示要资助他读书,还有一家热心企业的老总专门关照办公室主任用一天的时间,先买了衣服鞋子,然后专程赶去看望,想把他作为结对的孩子一直供他读完大学。他或者有他的难处,可是青春的叛逆要带着多少的无畏和狂妄啊!
决心不再为他生气,只希望他能像我昨天所遇到的情形一样:过程中有危险有困难,但是遇到的都是好人,最后终于把事情圆满解决。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