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心乐事后花园——简析青春版《牡丹亭》之美

(2011-12-18 09:55:40)
标签:

白先勇

《牡丹亭》

文化

    受邀写写对牡丹亭》的感觉,于是刚才写了这些,贴到这里和同好者分享哈

 

    一身书卷味的白先勇携《牡丹亭》在北京举行第200场演出,其盛况可以用一个小段子来充分反映:粉丝和媒体记者追着他围着他不放,他耐心解答一番后终于“告饶”,“各位对不起啊,能让我去一下洗手间吗?”

    白先勇写过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的也很有名,比如曾经有蒋雯丽和罗海琼等主演的《玉卿嫂》。但是自从青春版《牡丹亭》一出,他和这部名剧就像一对恩爱夫妻,两者总是无比和谐依恋地同时出现在大众眼中口中。到如今,一说昆曲就避不开《牡丹亭》,一说《牡丹亭》则一定会说到白先勇。他和他的作品,已然成为一个特别又隽永的文化符号。

    《牡丹亭》是怎样走进现代人那百毒不侵金刚不坏的身心的?不喜欢昆曲的人,甚至为嘲讽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说:“哦,昆曲,就是主人公的手从肚子那里移到头顶可以移一个多小时的那种唱腔……”但是,不喜欢的人可以不喜欢,而喜欢的人,却可以痴心不悔,比如9个小时的《牡丹亭》要分三个晚上来演出,可是在杭州大剧院里却场场爆满,有嘉兴粉丝因为落下了其中一场,还专门坐高铁赶去北京补上。《牡丹亭》是怎样走进现代人那百毒不侵金刚不坏的身心的?让我们从中国公认的四大名剧说起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剧一直被认为是戏曲剧目之首。白先勇为何选了《牡丹亭》来改良?人们又为何无意之间冷落了《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

    就我的理解,白先勇选择《牡丹亭》肯定不是偶然的,和其他三剧想比,《牡丹亭》的爱情无疑是最纯粹的。《西厢记》的故事,大众已经知道故事的原型,其实是一个平常又烂俗的才子佳人私会后花园的故事,但是其中的张生不仅这个故事里充满一种委琐的欲望——他对莺莺的追求无非是因其美貌,和青春和爱情看不出有多大关系。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他的现实版——故事之外的现实里,张生攀得宰相之女的高枝后,早已对莺莺背信弃义,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事故——对莺莺来说不是爱情故事而是爱情事故——要想感动人,至少想感动对爱情充满期望的女人,肯定是困难的。

    再来说说《长生殿》和《桃花扇》。《长生殿》里的杨玉环和唐明皇爱得“此恨绵绵无绝期”,可是一来人家是帝王之家,二来杨玉环再美貌,总也是不能逃开“红颜祸水”之嫌,可谓该剧要感动大众有着先天缺陷。而《桃花扇》,名妓和才子原也是可以成就佳话的,但同样也存着两大先天缺陷:一是名妓之“名”下,“情”就要被一些人怀疑其质量;二是两人的故事发生在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年代,爱情早已变得非常次要,聚少离多之苦显然让爱情氧气不足。

    而《牡丹亭》就不一样了。花季少女在后花园里无比惆怅地感叹青春易逝,“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忧郁的少女原本就让人心疼又心爱,而且她的爱情来得神奇又纯粹,梦梅这翩翩佳公子专一深情且随“梦”随到——和战争无关,和背弃无关,也非帝王之家而只是普通人家——这一切都让人相信: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事!

    美好的爱情还需要合适的表现形式——还有比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昆曲更好的表现形式吗?没有了,好来坞式的爱情是《史密斯夫妇》那样的能干又惊险,可是速度超级快,根本来不及回味;中国现代影视里的爱情则是“有房子有车子再来谈爱情”,所以,用缠绵的昆曲演绎的《牡丹亭》,那么快又那么稳地穿透现代都市人的钢甲外衣,想起人世间还有一件美丽的事情叫爱情。

    其实,私下里,我还觉得白先勇的《牡丹亭》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和白先勇的出身不无关系。作为白崇禧的儿子,却没有选择刀剑神勇,在父亲的枪林弹雨之后,他拿着文雅安静的笔,书写着自己缠绵悱恻又有些忧伤的情。这样截然不同的选择,无疑也让读者和观众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因为,说到底,人人都需要一个安心静养的后花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