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某天早上,接到两年前采访的一位老人。他说如果我有空,最好能到他那里去一下,他有事要商量。
去了。他送了我一件他的作品——他是我两年前采访民间老艺人时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当时采访时,因为说得投机,几乎用了一下午,直到暮色浓郁才起身告辞。他说自己有一小块陶泥要送我,但是考虑自己不会玩陶而谢绝了。后来的联系就是给他寄过报纸,然后送了一本包括写他的那篇文章的集子。此后,一直没有联系。结果,这次坐下来,聊了一个多小时告辞出来时,大太阳下,他一直送到小区门口,然后一再叮嘱说:你要多来看望我……80岁,瘦瘦高高,祖籍山东。和我外公相仿的年纪,于是在对坐聊天时,就有和外公在一起的错觉。出门前和小女说要去看望一位老爷爷,因为老爷爷一再关照要多去看望他。小女好奇地问:“难道他膝下没有儿女?”忍不住微笑,现在的孩子还真是厉害。然后告诉她,老爷爷有3个女儿1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和当医生的妻子留在了这个城市,仍然喜欢自己的艺术创作,喜欢说说文史典故和时政……
虽然他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读过大学,但是当年在部队里的空闲时间他读了不少书,还学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于是有了到嘉兴后的黑陶制作技艺。很尊敬他,也喜欢他像个孩子一样直呼我的名字,然后说:你要多来看望我……我现在知道忘年交的优点了——因为年龄差距,彼此也许有观点的冲突,但是一定会比较包容。前两天向某人感慨——因为感到自己的文字被误读,很抑郁,想把博客关闭了算了。人和人,是多么容易误会啊!齐豫有两首歌我听过多年至今依然记得,《九月的高跟鞋》,还有一首的歌词大意是:天上的星星那么繁密,而地上的人心却这么疏远……已经非常注意了,却仍然要被误会,语言在不能辩解的情况下犹如利刃直击人心。明明是这样的意思,不同的人看了听了却可以完全相反。好吧,我终于可以第一次给自己一个褒义词了——宽容。在如今这样的时候,宽容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品质,更是一剂健康清凉散。于是,又想通了。今天又爬上来写了这些,大概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