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都会有把日子过厌的时候,倦了妩媚的连衣裙,改穿非常严肃的办公套裙,但又怕常常熬夜脸色难看的自己太严肃,掏出买了两年多一次未戴过的贝壳耳环——墨绿闪亮长长的坠子型耳环,然后把头发随意地盘起来。——施妹妹说:好韩国哦!“哦,是的,我是欧巴桑了……”“不是,是很年轻的韩国味道哦……”还有一些称赞——谢谢各位姐姐妹妹们给的鼓励,你们也知道葡萄这两天有些精神倦怠么?最雷的是谭妹妹:“是结婚纪念日么?”不是啊?为什么这么想?“看你这么隆重呀!”哦,是的,戴耳环显然是隆重了一些。
让我真正不爽的,大概是最近这两天正看的一本书吧——看得那个生气呀!中午和沈家姐姐一起吃饭,说要不是考虑我在这里骂这本书和作者等于再为他作广告,我还真要大骂一番——给他做广告也可以,可是会有更多人要遭遇他无端无耻的文字所带来的不愉快。我知道骂名人是可以让自己成名的——于是他骂起了苏东坡。某学院副教授写的关于苏东坡的书,通篇没有一句肯定的话,无论是苏东坡经过王昭君的某处遗址而写下的“成胡鬼”这样的字,还是他和弟弟官场上的种种曲折,全部被他写成非常不堪而有充满嘲弄的事例。
葡萄的聪明朋友们啊,能告诉我你所知道的真正的苏东坡吗?他真的有那么不堪吗?王安石固然人格高尚,苏东坡固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苏子真有那么多劣迹吗?就连和朝云的故事,以及为亡妻写的词,为弟弟写的名篇,全部被归结为“虚伪做作”。甚至是和佛印的交往,都差点被怀疑成同性恋?都知道毕加索的人品不怎么样,对朋友缺乏忠诚和侠义,对爱情更是朝三暮四,但是谁又能否定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呢?以前看到一本写李白的书,说他是个酒鬼无赖,心里就有些生气。这次看到如此颠覆苏子的书,真是心情不爽。
早已有教育家说过,为什么连中国的小孩子都知道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而中国自己的孩子却说不出中国古代有趣的名人小故事——中国古代伟人名人多,记不过来是一个原因——司马光砸缸算一个吧——好不容易有几个让孩子和中国民间传诵不已的才子名人,就有人非得往他们脸上抹黑,告诉后代人这些大家原来非常可耻而不值得尊重——真是恐怖的思想!要批评苏子也可以,但是怎么可以全盘否定又嬉皮笑脸用词又如此恶心呢?
鄙视那些想要骂名人而成名的人——这样的人,即便成了名人,也是可耻的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苏子永远是闪闪发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