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深了,江南的葡萄……

(2009-06-06 01:55:27)
标签:

高考

立交桥

独木桥

人才分流

杂谈

     甜言蜜语总能轻易俘获女人的心。每到深夜,写完稿子发邮件的时候,邮箱在打开页面时,都会在最上面出现这么一行字:夜深了,江南的葡萄。于是,恍如见到沉默而相知多年的老友,于深夜的疲惫中感受到酸楚的甜蜜。还可以让我忘记白天接热线时被N多家长上思想课的郁闷——雷人的家长啊,你们焦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焦虑就可以轮流着在电话里对我上政治课么?从当下的科学发展观的如何落实,到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从大家都有孩子要高考到我家孩子要有什么事就要你负责……好吧,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当然,我也不是在战斗,我应该是你们的战友吧……或者是,像有一天在QQ好友表上,看到有人把名字修改成“江南的橘子”一样,虽然品种不同,但我们不都是江南的水果么?——好吧,坚决不和无聊的人生气,谢谢你们成全了我做一个宽容友好的人!

    既然夜深了,那就发篇即将出来的玫瑰稿子吧《高考那些事》——

 

立交桥时代  独木桥不再

   

这真是一个让人欢喜鼓舞的消息——如果今年全国高考人数锐减的原因真的是家长和考生们放弃高考而不是回家高复等着明年卷土重来的话。

也许我们都曾经笑话过那个可怜又可哀的范进——我们唾弃他的一心功名,嘲笑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然而,当我们“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过了10多年“寒窗生涯”,我们不也曾经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看得无比珍贵么?而一旦高考落榜,不也曾经有专家呼吁为落榜考生进行心理疏导么?我们当然不是范进,但是在某一阶段,我们和范进长得很像。

很巧,我的两位表哥同龄同级,却在高考那年被亲友们“判若云泥”:一位表哥如愿走进了杭州的大学,另一位却连考三年均落榜。很多年,他们是我们家族里的长辈们教育孩子时的正反典型。在盛传嘉兴某地一名落榜考生神志不清被父亲关进猪棚的日子,我们都很担心落榜表哥今后的生活。事实上,两位表哥如今都生活得很好:上了大学的固然事业有成受人尊敬,没上大学的表哥也一样有了和美的三口之家,他和妻子携手搞家庭经营,照样生活不愁。——并没有当初亲友们担忧的“抬不起头活不下去”。

连年的“扩招”终于让整个社会尝到了苦果。显然,“宽进严出”的大学育人模式至少还不适应目前的中国——在一些中国式的“人情味”下,不少大学生“宽”着进去最后又“宽”着出来,于是有了“博士满教室、硕士满操场”的戏语。不说各种可以证明才能的资格证书,也不说一日千里的知识更新进度,在教育专家们解释着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当下,再称呼大学生为“天之骄子”显然要引起一些意味深长的微笑了——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女作家蒋方舟说,“大学生”三个字如今只有修辞学意义,比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猪倌”……而“大学生回炉学技术”显然是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黑色幽默。

是时候让人才分流了——让喜欢读大学的学问型人才去寒窗苦读吧,让喜欢做事的实干型人才早日“闯荡社会”吧……人生的路很长,总要走一些桥。我们的生活中早已遍布了宽阔便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那拥挤而辛苦的独木桥,就留给那些喜欢它的人去品味其中的风韵吧!因为每个有心人都是一把完美的钥匙,找对那把合适的锁,都能打开那扇通往幸福的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