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赶回单位,习惯性地去看公布栏上的新报纸,结果,眼前一黑——差点昏倒——同事把我写成“告别课堂20年”,得,我一下从70后荣升至60后。老大,你不知道年龄是女人的天敌么?那么多女子小心遮掩着真实年龄,你倒好,让我凭空长了8岁!——瞬间老去,是我曾经想到过的浪漫场景,如今正式经历时却发现它不仅荒唐,而且委实非常痛苦。
明天是记者节了,晚报推出“变形计”活动,也就是读者报名体验记者编辑生活,然后相应的记者去体验报名读者的生活——结果,N多正在读初三的中学生来电说要当记者,那我这个跑教育条线的,当然就得去当学生了。嘿,结果问了一圈,今天学校都是期中考试——下午和明天都是放假,那就只能今天上午去体验了。让人晕厥的还不止此,今天上午考什么不好,偏偏考科学——这是新课程中力推的科目,是原先的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合起来的产物。早就知道该门课难学,科学教研员曾难为情地告诉我:“曾有一次我们组织科学老师考学生试卷,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老师没及格……”因为现在的科学老师都是单科(要么物理要么化学要么生物要么地理)专业毕业的,非自己大学所学的那些专业,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也因为难,湖北武汉等地还特地叫停了科学课。但是,也正因为这是我市初中的新课程新科目,和我当年的初中有很大不同,我体验时也许会更有感觉。
为了不影响同学们考试,校长专门僻出一个办公室给我一个人考试,还说:科目很难的,你又毕业了那么多年,要不我把课本给你,你干脆开卷考好了?不行啊!那我的体验就不真实了呀!于是低头猛做,原本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在1个小时之后就交卷了——会做的都做了,不会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在是忘记了,因为自己一直读的是文科——连化学元素符号也记不清了,所以干脆放弃了。学校科学专业的教务主任给我现场批卷——115分——嘿,先别高兴,因为卷子的满分是200分。
正在采访和听取老师对我的分析,接到同事问我关于课堂的电话。真巧,20年前,14岁的我正在读初三,因为昨天下午准备去“变形计”的时候感叹了一句:哎呀,都20年了,我哪里还记得呀……结果今天同事把我写成了“离开课堂20年”。其他同事表示质疑,她就打我电话核对问是否20年,我想昨天下午是说过20年前的初三课程,就回答是对的。于是有了今天头版头条的“离开课堂20年”——老天啊,真的不能漏掉“初中”两个字啊!当初因为幼儿园时表现好,就少读了一年幼儿园——当年在小学,老师们说起我,就说那个“非足龄的”——我比同班的其他同学小一岁,加上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所以我读初三时候只有14岁。
下午开始,陆续有看到报纸明白失误的同事微笑着开我玩笑:要么你是神童,要么你是驻颜有术!小心我们的热线电话被读者打爆——都来问你怎么保持青春的!
葡萄当然不可能是神童,那就只能被看做是“驻颜有术”——40多的人看起来象30多。哎,苍天啊,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一度差点掉下眼泪——检讨起来,怕也是自己心内是怕老的吧——要是我现在20岁,加个8岁我也不到30岁啊。结果原本就是个尴尬的年龄,无端往前跨了一个年代——于是就有了我差点晕厥的失态表现。虽然34岁也是中年妇女的年龄了,但是总比42岁年轻一些,对吗?反正,到时候过了40岁,我一定不会象现在这样在乎外人眼里的年龄,好不好?
谨以此文回应对今天晚报上关于葡萄年龄的质疑,谢谢各位朋友!青春与你我同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