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这座城市已经燃放过很多场烟花了。那个江南文化节要闭幕的晚上,上空再次亮起烟花。据说,烟花的出现是明白了天空的寂寞,可是天空没有接受,她们只能哀怨地闪烁然后毁灭。
总牵挂着至今还是一个人的女友,在不用写稿子的晚上会提前邀请她来家做客。那次想邀请她一起去看烟花,她呵呵着,大概是谢绝了,只是简单地回答了四个字:爱如烟花。很精彩的比喻,爱是无比寂寞的事,也是无比璀璨的事,而结果,永远是毁灭和消失。
结果,昨天傍晚,正在赶着必须要交的5篇稿子,忽然收到她的短信:“我大概是喜欢他了,想到他,心会被牵扯得微微地疼!”为她高兴,在我们这样的年纪,还能想一个人想到心疼;为她可惜,因为那个他远在云南,他不能来,她不能去,谁有勇气做那朵勇敢而主动的烟花呢?
学会聊天后,在写稿的间隙里和小帅哥聊起当前正在读的书,告诉他一本薄薄的书居然要20元,看了以后发现里面都是引用专家观点而独独没有他自己的观点,颇为这20元而不值得。另有一本,原本是为着它文雅的书名而买,30元的书里都是意识流的笔记体,根本就是胡言乱语。最后说到洪峰的《恍若情人》,说自己当年很喜欢他的《东八时区》,而这一本显得很普通,“尤其是看了以后对男人很失望!”人家小帅哥的回答是:“已婚妇女对男人失望没关系!”呵呵,那是不是应该建议未婚女性别去看那本书?
不过那本被我批评为“胡言乱语”的书里,有一句话还是有点意思的:世上的感情莫非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老;另一种是相亲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呵呵,看来作者应该是个女性,幽怨又不乏犀利。当初买它,全冲着它《未妨惆怅是轻狂》的名字,也许是书名立意题法太雅太高,还真很难有这样的底气去压住它,就只能一边失望着一边继续读了。
想想,女人们又有什么好幽怨的,忙碌的,没时间埋怨;空闲的,没理由埋怨。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当烟花的勇气和资格的。看完烟花的心情,常常不是快乐,而是更加落寞。所以,美丽烟花,不看也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