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直言“知道我是谁吗?”对不起,我真没听出来。实话实说后,对方哈哈大笑;“有几个同学到嘉兴来了,点了你名要见见!”是从温州和湖州赶来的,于是在忙完7点多的一个采访后就去了。呵呵,快20年了,当年那些半大小子都已经有些走样。还好,都还细心,都会委婉地说:“哦,如果不戴眼镜就跟以前没什么两样!”知道是对女士的安慰,不过姑且信了吧!
就象传销一样,凭着各自手头的老同学号码,原本的小型聚餐终于有了同学会的雏形。其实是很不想去的,因为初中三年可以说是我人生最郁闷的时光,那位中年女班主任没少批评我,总之是看我什么都不顺眼,还借“不准读课外书”之由翻过我的书包。但是,不得不承认,那段日子也是最单纯的时光,小学时候是一切以老师为准绳和方向,初中时候刚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大多会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
吃了两口菜,回忆已经比菜更香甜:今天谁没有来,要是来了,你们会不会打起来?喝了酒,终于可以随意玩笑。面对面而坐的两名男生,当年同时喜欢着一名擅长体育的女生,但是从女生的反映来看,从湖州而来的男生更受女生喜欢。反而是留在嘉兴的男生有些放不下:说起她来的神色终是微微有些掩饰。那位女生据说正在怀孕,而她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已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但是她离婚了,当年最早结婚,所以孩子最大,但是如今却要重新开始。据说日子过得很不好,如今再嫁的那位居然是高中同学。那个说起来仍然放不下她的男生如今早已有了自己的公司,生产当下最时髦的产品。当年,是因为成绩不好的原因吧,那个女生始终对他横眉立目,终是没有嫁给他。人啊,造化弄人!女人,多数时候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或者是因为年轻吧!
当然,这些只是谈论中的小部分。后来风向一转,大家说起成绩和人生。桌上有4名老师,其中两位分别是当年的正副班长,另两位也是排名前五。另两位成绩中等的男生各自有了自己的企业,而我这个“大学也没考好的人”在当记者,而成绩最差上课老回答不出问题的男生是桌上“老板最大的”。其中一位老师立刻不甘地说:“要成绩好来干什么呀?我们辛苦考好分数,如今就只教书,拿着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薪水,乏味死了!”转头颇有些不屑地看了我们一眼。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三位老师当即附和。
这让人想起著名的“前十名现象”,据说班级前三名的学生绝大多数日后当了老师,因为他们太遵从老师的教导,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同时也因为太用功而没有了潜力。反而是前十名左右的学生,使出大部分力气,偶尔耍耍个性,上下左右逢源,当然要比前三名吃香多了。不过如今的新课程力推“自主”学习,希望纠正那些盲从老师教导的优秀学生。但是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仅这两三年恐怕很难见效啊!其实这些老师真是有所不知,生活的味道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当老板、当记者的苦楚也多着呢!而当年,我也曾是个勤奋的学生,只因为班主任的左右不顺眼,而让我有些韬光养晦而已。
不知道这样的例子在前,家长们还会不会拼命叫孩子用功读书,更有甚者“你只要好好读书,其他都不用管”。如果真这样,以后可怎么办?不是让孩子不要好好读书,但是和生活的其他能力相比,读书其实是在第二位的。而我当年,父母也只是强调好好读书,导致我如今“尽信书”而看不清社会这张脸色。是真的,千万不要做“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那些有“强大后盾”或“神仙老爸”的孩子可以不在其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