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为人师,据说是个缺点,今天发现自己有着鲜明而强烈的好为人师之特点。一路打听,一路曲折,一路打趣,终于,我们的车到了那个男孩家附近。那个瘦瘦高高的男孩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们。走过很长的一段泥路,在被N条狗惊吓和一群鸡鸭的夹道欢迎后,我们坐在了他家的客厅里。两边是他的父母:瘦弱的父亲和呆呆微笑着的母亲。
因为天色将暮,问的问题就有些接二连三:还记得爸爸是哪一年被查出有病的吗?还记得自己童年时的梦想和委屈吗?有没有你特别渴望却一直不能买的东西?男孩是个理科生,口语表达能力似乎非常欠缺,我和摄影记者一再提示,他都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地不知所云。好在边上的父亲记得儿子的童年:穿10多元的球鞋,走40多分钟去上学,因为传说他的病要传染,同学们疏远他讽刺他……他的眼睛慢慢红了。感人的永远是那些看似被遗忘的细节,记忆藏在暗处,被突然拿出来时,刺痛了眼睛。
于是问他,如今考上大学了,有没有什么打算?自己今后的最大梦想是什么?如果资助的好心人就坐在对面,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他扬着脸,仔细地想了又想,然后他我歉意地摇头。我终于忍不住了,非常严肃地说:“以前可能要考试没有时间想,现在到了必须想的时候。具体地想做个怎么样的人,具体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是什么?面对恩人时候坦诚地诉说自己的烦恼和梦想……”他低头笑了一下:“我真的从没想过,就想着走一步是一步,再说,我有选择的余地和权利吗?”他的这个想法我不惊讶,因为我已经见过不少和他相似的年轻人了:过一天算一天,梦想有用吗?去想多累呀!大概是中午休息得比较好,我居然微笑着象个老师一样对他说了很多,诸如大学里课余去争取勤工俭学,假期里多关注就业行情,为自己的毕业做好两种准备:即顺利就业并如愿获得一份不错的薪水——这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也有可能是一两年都找不到工作或找到的工作一直不如意而不断换工作,根本存不下几个钱,则所谓报答父母和延续好心人的善行则无从谈起,那时候该怎么办。他很认真地听着,他的父亲和母亲也很专注地看着我。我忽然收口——我是不是“越权”了?也罢,权当是一位姐姐的好心建议吧!如此好为人师的我,在回来的路上还不禁脸红。
不过在一次教育界的会议上,有人曾经感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说如今世风日下,倒不是到处都是“少儿不宜”的声色镜头,而是如今到处是事不关己的长辈,社会上的人都只记得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死活不管——当然,因为很多教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是一些危急时刻的提醒和建议,诸如看到一些无知的孩子即将闯祸或是面临危险时,作为年长于他们的我们,难道没有责任提醒一下吗?所以,想对那个孩子和他的父母,以及别的以后可能被我“提醒”到的孩子说一句:好为人师可别怪我啊!所谓忠言逆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