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我想表达的意思,我假设来自我市五县(市)的人某一天先后遭遇到一场困难,按我的推断,他们会有如下的表现。仅是个人看法,如有不当,敬请原谅。
有一天,一位匆忙赶路的平湖人走着走着,发现前面出现了一条宽宽的河流,上面既没有桥也没有船。他尝试着想游泳过去,可是因为早上走得有些累了,游泳时发挥得不好,不但没游过去,还差点出事。退回到岸边的他没有想着快点回家换衣服,而是坚持站在河边,等着提醒后来的人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时走来了一个海宁人,面对平湖人的友好提醒充耳不闻,先是不以为然地跳入河中准备游泳,游到一半发现的确危险,就又折了回来。回到岸边的他马上掏出电话叫来一艘船,在河上做起了摆渡生意。此时正好走来了一个桐乡人,只见他上前问了一下摆渡费用,觉得摆渡的人收费又贵,态度又不好,于是沉默着扎入河中,很快从河对岸升出了头,安全又顺利地到达了彼岸。获胜后的他也不说什么,只冷冷地回头看了一眼就继续赶路了,因为他老早练就了超强的游泳本领。接着走来的是一个海盐人,眼见河流湍急,自己又有急事,只见他一边四处走动观察着地形和船只样貌,一边和海宁人商量着摆渡的费用能否下降一些。最后到来的是个嘉善人,看到海盐人和海宁人互相之间讨价还价双方均不肯让步的样子,嘉善人微笑着开口了:“两位大哥辛苦了,你们俩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海宁大哥也是在帮大家的忙,海盐大哥是为了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都没有错。请允许我来做个中间人吧,海盐大哥按原价给海宁大哥摆渡费用,海盐大哥的一半费用我来出,我也顺便搭船过河算了。怎么样?”这个提议得到三方认同,大家顺利过了河,海宁人收获了海盐人的“全票”,而嘉善人和海盐人则各自省去了一半的摆渡费用。旁边的平湖人看到这个场景后,主动提出和海宁人轮流值班为人摆渡。
写下这个故事,想说的是我眼中嘉兴五县(市)人比较明显的特点:热情友好率真的平湖人,大方又有些霸气的海宁人,低调地做好自己也不怎么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桐乡人,谨慎朴素节俭的海盐人,能说会道协调能力强的嘉善人。当然,只有相对,没有绝对,以上只是我的管窥之见。
“城市圆桌”版面编辑邀请写嘉兴各地人群的特点,遂冒昧地写下此文,重申一遍: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