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园将芜胡不归

(2007-06-05 23:54:47)
    早上去学校采访了,回来听说为了我的教育专栏,我的领导和上面的领导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其他部门要开教育专栏。呜呼!我无话可说!但是领导的这份努力我还是记在了心里。虽然回单位时看她默默的依然很生气,我也没有怎样出言安慰,是怕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对有些人的为人和作风我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我选择了消极的低调和谦让,原本也没想和他们“争分夺秒”的,只是这次实在过分,我理解她的生气,也因此更对某些人失望。所以,看她生气地回家,我也只默默地看着她的背影——还是别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吧!我只做好我的分内事情。
    晚上写完工作稿件,忽然想起不久前单位的培训课上,“忘了”大哥向我推荐一套台湾出版的《弟子规》,说是关于佛教的。他说看了以后很受益,也考虑到我没有时间段时间内看完,就送了我一套。可惜,我家的影碟机坏了,这套碟片至今还重门深锁地在我抽屉里。而就在那天的培训课上,一位聪明小美眉在听到我们的对话后,当即就说;“现在看这个不好,看了让人一点斗志都没有了,还怎么去争取自己的利益?”这个小美眉一直是我很欣赏的,有非常敏捷的思路、执著的精神和优秀的才情,也因此,她这一说,可谓一针见血而一语中的。当时我也只是随便地微笑不语,但是此刻想来,是多么的有道理。谦让,在如今这个社会,是美德?还是无能的代名词?在人人注重结果而不择手段的时代,谁还会为坚守的品质而动容?又或者,谁还在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做人原则?坚守的代价是喝彩还是嘲笑?
    5月29日去杭州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回来,车子上和一位年长我10岁的大姐越聊越投机,作为我们的上司她非常和蔼,对待工作则又特别认真,当初为了一个稿子我和她争得面红耳赤,和我之前素不相识的她在碰到另一名领导过问我的稿子时又极力帮我说话,在那一次,我发现我们其实是同一类人。就象那天回来的路上,她对着我和日报的小美女一起问:“你们两个都还没有男朋友吧?”我们两个立刻惊愕地张大嘴。换成旁人,我会怀疑她故意这样说或是在跟我开玩笑,但是因为之前的几次交锋,我相信她是真的这么想,就象我也经常把人家20多岁小姑娘错看成18岁一样,因为性格里天生的母爱作祟,我往往会把比自己小的人看成很小很小,小到要我去照顾呵护,(小陈同学就是一例)。她也因为年长我许多而有这个错觉吧!当然啦,在一些孩子眼里,则我的年龄是非常成熟的,有个小记者在听过我的课后写了一篇作文,老师转给我看时真是让我又好气又好笑:“今天,我见到了沈阿姨,她很亲切,笑起来很好看,年纪大概在40岁左右……”妈呀!我得声明我离这个数字还是颇有距离的呀!他们的老师也笑死了,告诉我之所以转给我看就是觉得孩子说得又天真有夸张,特别可爱!当然了,我完全不必因为这位大姐和这个孩子两厢颇为悬殊的错觉而或悲或喜,因为我还可以理解为“我是一个看起来有40岁的但是还没找男朋友的女人”。哦,我得承认这样的心理暗示是很让人忧郁的,幸亏我还没有自杀的打算。
    扯那么远,忽然想起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那么,我原本已经很谦让——或者说很“无能”了,就暂时不看那部《弟子规》了,否则真的是要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了吧!向“忘了”兄报告时,得到的回答是:可以等到当外婆时再看!非常有道理啊!那么,在我心尚未荒芜的时候,我就暂时“不规”了——让佛祖在我心头坐,该我的我还是努力去做好,不该我的,就让它扑向他人怀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