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结了对,就理直气壮地跑到结对人单位里去借钱并要求介绍工作;常常写信给“对子”要钱,家里却有一堆玩具;要求结对人在他那里买保险……高考中考之后,看到一些贫困家庭为孩子的学费而四处奔波,我市的一些热心人又开始动心了,但是一些受助对象的表现行为却如一瓢冷水泼在他们心头。昨天下午,曾经连续5年资助一名农村女生的陆老师遗憾地对记者说:“结对本身是好事,但是对子还真得认真选啊!”
结对助学结出一堆烦恼
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市教育系统的一位干部不得不对自己的结对对象冷落下来。去年,她和市区一户失业家庭的两个念高中的女儿结成了对子,除了负担部分学费外,逢年过节时总要买点学习和生活用品前去探望,给一些零花钱,鼓励两个女孩好好读书。不料从今年年初开始,女孩的父亲三番五次来找她,开始时是借钱;得到满足后又提出“希望帮助介绍个工作”,这位女干部想方设法给找了一个,女孩父亲做了没多久嫌工作又累又脏,要求换一个;女干部一下子没找好,女孩父亲又找到她的单位,声称自己开始做保险了,希望她能介绍一些客户……无独有偶,市区另一家事业单位的陈女士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和当时家住梅湾街一户人家的两个孩子结对,并希望能让结对的孩子能在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到他人的关怀,陈女士和同事们轮流着请两个孩子到家里做客吃饭。这样的热情非但没有换来一声“谢谢”,反而换来两个孩子频繁地来电要钱,不仅如此,后来梅湾街拆迁,孩子的父亲还多次到陈女士单位“围追堵截”地要借钱买房。
除了结对家长的表现让人寒心外,一些结对孩子的表现也颇让人失望。从海盐调到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的陆老师向记者说起自己的结对经历时频频摇头。6年前,他还在海盐教书时,和海盐石泉镇的一名小学三年级女生结了对。考虑到小女生是单亲家庭缺乏关爱,陆老师一家除了给她金钱上的帮助外,还经常邀请她上家里来做客。谁知女孩每次到家来从喊一声“叔叔阿姨”,却对他家里的电脑、电视如入无人之境一样随意开关,吃饭时则因沉迷游戏或电视节目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吃完后也不收拾碗筷就又径直走向了电脑。如果说当时还小,那么两三年后升入初中就应该有起码的礼貌了吧?但是面对陆老师想方设法甚至劳驾自己的老父亲把为她准备的自行车给她送到家里以后,也没有听到一声“谢谢”。结对多年,女孩没有因为汇报成绩或表示感激写过一封信,每次给陆老师写信都是目标明确地要钱。而在一次做客过程中,因为她手中玩的一个价值不菲的玩具不见了,陆老师一家仔细地帮她寻找时,女孩非常随意地说;“不用找了,我家里有10
多个呢!”陆老师认为有必要对她的缺点给予一些提醒,谁知在陆老师写了一封批评话较多的信之后,女孩就此不再和他联系了。
孩子不懂感恩,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
说一句“谢谢”真的很难吗?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家长委员会副主任万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家长有很大责任。现在的孩子,或因家长过于溺爱而包办一切,或因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或因功利得只顾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为人处世的教育,使得孩子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缺憾。此外,部分家长自身素质有限,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她认为孩子不懂得感恩其实是吃亏的,不利于孩子日后在社会上的立足,也会让孩子错失很多宝贵机会。家长除了应该以身作则地学会感恩礼貌待人外,还应该积极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知道生活的辛苦和他人付出的努力是多么宝贵,让孩子收获爱的同时也学会付出爱。
嘉兴市教育局分管德育的沈小平老师认为,孩子不懂感恩除了家长有责任外,学校也同样有责任。她认为家长们或者因为忙,或者因为不懂,在培养孩子感恩情怀方面也许欠缺了好的方式和经验,而这些正是学校可以做的,例如经常召开受助学生座谈会,交流各自受助的感受,鼓励受助学生给资助者写信等等。“感恩也不应该是作秀,而是一种行为习惯,是发自内心而顺其自然的,所以学校最好能多在行为习惯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礼貌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