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文推荐:你·媒体

(2007-01-06 17:01:52)
http://www.edimsum.net/archives/vagabond/2007/01/aeaai.html

我的感想:
   互联网可以作证,我在2005年10月曾经在donews上跟一个人争论,他说web 2.0是狗屁,我说“所谓的Web 2.0不是狗屁是狗屎,可以让不知道几点零的互联网这块土地更加肥沃”。时至今日,大家还可以在网路上找到这篇文章。可惜,05年10月我就觉醒了,过了一 年才开始行动。不过,好在还不是很晚,:)
-------------------------------------------------
   关于“好耶”,他们追踪用户cookie的行为算是独特竞争力吗?我知道一些国外广告商就是这么搞的,而且还被搞起诉了,因为隐私问题。CPA模式,他是首创? 我觉得当初google、yahoo他们被恶意点击搞得头昏脑胀之际,就有这个模式了。好耶,也许只是在国内领先一点?没有研究过,如果说错了请指正。
 


原文精彩片段推荐:
   
看这两家网站的四名创始人:MySpace的汤姆·安德森和克里斯·德沃尔夫并不是所谓的技术高手,他们更像摇滚学校毕业后到网络公司打工者。 YouTube的CEO查德·赫利在大学主修图像设计(PayPal和YouTube的标志都由他设计),而这四个人里最会编程的陈士骏,大学没上多久就 辍学了。
    是不是很让人兴奋?在听了大量Google的两个天才的创业故事之后,我们看到了3个“艺术家”和一个数学不错的本科辍学生,在三年里塑造出全世 界最成功的两家网站。而且,就像他们的经历证明了网络时代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的成果是:就像eBay降低了个人开商店的成本,博客降低了一个 人对世界发言的成本,YouTube和MySpace降低了一个人成为明星的成本,哪怕只是15分钟的明星。
------------------------------------------------------------
    整个网络业都在关注一份叫做Tech Crunch的博客,它的作者迈克尔·阿灵顿每天撰写几条创业网站点评,仅它的订户就达到了14万人。风险投资行业则在阅读马特·马绍尔经营的 Venture Beat,今年以前,他的身份是《圣荷赛水星报》的记者。粗略的估计是,这两份博客的影响,恐怕已经大过了上一波网络热潮中最受创业者和投资者们青睐的杂 志《红鲱鱼》。拜托,两个人的博客打败了上百人的杂志?!
------------------------------------------------------------
   罗斯是又一个来自传统媒体的“革命者”:在创立Digg之前,他是一个硅谷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他居然放弃了主持人这么一个属于少数人的稀有身份,而让大众民主投票决定,什么是用户最喜欢看的新闻。
   不过得承认,Digg是革命性的。首先,它打通了所有的新闻媒体:无论新闻来自《华尔街日报》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博客,它都能被纳入Digg的体 系。在我看来,这就好像在二维世界引入了第三条坐标轴。其次,Digg的运行机制是,所有人都可以对新闻进行评价:Digg或Bury,用中文网络的语言 说,“我顶”或者“废柴”。那些被Digg得多的文章会上升到屏幕的顶端,而被投否定票则逐渐被淘汰。就好像自由市场让消费者自行选择商品,从而形成了看 不见的供需曲线,Digg划出了每条新闻的供需曲线。
   我偶尔会想,Ohmynews和Digg的结合,会不会像YouTube之于电视业一样,成为新闻业的个性解放运动?我竟然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
   江南春建议我
去看看“好耶”。行业里的一个普遍认识是,这家在线广告代理商和 技术提供商很可能成为2007年最先上市的中国网络公司。与 传统广告商们不同,好耶并不仅仅帮助广告主研究媒体,它的独特竞争力在于分 析用户:通过追踪用户浏览器上的cookie,识别判断用户类型和喜好,最终弹出适 合对方的广告。而且,好耶放弃了传统的按天数、按流量投放广告的方式,甚至改 变了按点击收费的模式,开始采用 CPA(Capital Per Action)方式:不仅把广告 送到用户眼前,只有在用户进行具体行为,比如一则信用卡的广告诱使用户即刻链 接到客户页面,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才会让客户埋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