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实名制,最近好像很热门,我也掺合掺合
先说一下我的立场,最近总被人误伤——我反对将用户名字直接显示到网络上的所谓“实名制”,支持后台认证身份而给用户网名(或者说笔名、匿名)的“实名制”,而且这种“实名制”建议只是有限实行。
先不说法律、政治、社会、心理角度了,从我的老本行——ICT(信息通信技术)方面说说。
身份认证电子化是网络实名制的关键。
刚才看新闻,曰“张朝阳也指出,博客实名的实际操作难度很大,需要用身份证逐一审核上千万博客用户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他说得没错,如果让企业一个一个地审核用户身份,估计大多数企业会放弃的。
那怎么办?政府来搞啦,确切地说是政府牵头搞。
博客实名制这个问题,绝对不难就事论事,要和社会信息化大背景结合起来
身份认证的服务范围,绝对不难局限于博客,要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结合
身份认证的服务机构,绝对不能政府一个人搞,要和银行、运营商互相结合
公共服务信息化,是何砝我参与多年的领域
2004年与数字台北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他说电子政务最大的难题就是身份认证——如何知道对面跟你交易的人是张三还是李四?(这句话是我狗尾续貂,不是台湾师长说的)欧盟、美国也很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的技术手段有若干:智能身份证、数字签名、手机CA。
智能身份证,是个比较遥远的事情,英国搞的时候伦敦经济学院几个老师跳出来说成本太高。如果要让互联网用户普遍采用,那就需要有大量的读卡器,难以随时随地使用。
数字签名,与U盘或者别的什么硬件结合,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不过不是我的兴趣点。
手机CA,是个好玩的领域。欧洲有几个国家在搞,有一个国家的方式是让银行、电信运营商确认用户身份,而后为其 发放一个特殊的SIM卡。当用户需要网络身份认证的时候,他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接受一个短信,将短信内容输入到互联网上就可以了。——似乎是这个流程, 具体细节也许有误,反正是利用了手机作为辅助手段。
只有利用银行、运营商遍布全国的服务体系,利用手机或者其他简单易用的渠道,才有可能真正推行网络实名制,而后为网络活动保驾护航。 不要总想着博客骂人这种事情,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影响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