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2011-05-13 17:06:32)
标签:

长春

第一厅舍

第二厅舍

特别市公署

首都警察厅

兴亚式

帝冠式

杂谈

分类: 长春老建筑物语

    说起这两栋建筑,就是“满洲国”成立后首先建造的两栋办公厅舍,分别为大同广场(人民广场)南部,分列东、西的第一厅舍“特别市公署”(现市委所在地)和第二厅舍“首都警察厅”(市公安局)。这两栋建筑,是在新京都市建设规划尚未批准前的19327月后,就陆续开始建设了。

 

http://s1/middle/491f7105ha323ff034240&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第一厅舍:起初的文教部和国都建设局,后来的新京特别市政公署)

 

http://s2/middle/491f7105ha323ffdcd881&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第二厅舍:起初的司法部和外交部,后来的首都警察厅)

    说这两栋楼是“一模两样”,因为它们的设计者都是相贺兼介,两栋楼都是砖混结构,地上两层,中式对称结构,中间有四层高的塔楼。它们的框架、规格、大小均相同,只是外观采用了两套方案,第一厅舍是简约式的西式风格;第二厅舍是中式的楼顶风格。19325月,刚刚从满铁建筑科负责人调任国都建设局建筑科长的相贺兼介,受命设计这两栋官厅的任务。关于这两栋建筑的设计风格,只是感觉上应该体现“国都官衙建筑风格”,但当时什么是“满洲国”应有的风格,根本没有可参照的依据,只能在摸索中整出了这两样东西。本来,这两套外观不同的设计,是用来二选一用的。不料,在当时的国务院讨论会上却做出一个决定:将两者同时放在大同广场上建设。对此,相贺极力反对,认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本不该同处一处。但当时政府首脑只说了一句:“不会把责任归咎于一个技术人员”,于是,这两栋建筑就被这样匆忙地放在了这里。

    19327月,第一厅舍举行奠基典礼。当时,大同广场(人民广场)尚未修好,周围的道路泥泞不堪,致使与会人员的汽车抛锚,下车步行的胶皮长靴也陷到泥里,据说最后出席典礼的人员都是光着脚走到的现场。现在,在第二厅舍(公安局)楼的基石上,还可以看见当年郑孝胥(时任总理大臣)书写的“奠基”(郑也算是知名的书法家)两字,足见当时政府对这两栋建筑的重视和期望。因为施工要求非常急,当时的两栋楼的设计图纸只完成了主设计图,而施工图都是在现场边施工、边绘制的。就这样,193310月,第一厅舍竣工完成;第二厅舍因为外观装修的复杂性,在19346月竣工完成。

    第一厅舍完成后,先是国都建设局和文教部共同使用,后移交新京特别市(直辖市)公署使用。在第一厅舍塔楼的瞭望台上,因为相对较高的位置,成为“满洲国”时期中外要人视察新京的必登之处,许多关于大同广场的老照片均在这里拍摄。19458月光复后,这里成为民国的长春市政府所在地。19464月,国共第一次争夺长春的战斗中,此楼顶部被焚毁。194810月长春解放后,此楼被重新修缮后(塔楼未按原高恢复)由中共长春市委党校、长春市委使用。19967月,此楼被爆破拆除,原址重建了现在的市委大楼。

http://s8/middle/491f7105ha32443c78867&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http://s14/middle/491f7105ha324468e568d&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http://s13/middle/491f7105ha3245a526f0c&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第二厅舍完成后,先是暂短入住的司法部和外交部,后来“满洲国”首都警察厅入住。从此,除了1945年日本战败后,临时做过苏军的医院外,这栋楼的主人始终是警察,一直到今天。只不过是从“满洲国”的警察、到国民政府的警察、一直到今天的人民警察。此楼的塔楼也是在1948年的国共战争中被毁,以后未按原高而减低修复的。时至今日,此楼也算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之一了。

http://s10/middle/491f7105ha3245eef8b09&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http://s4/middle/491f7105ha32462953293&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http://s2/middle/491f7105ha324662f51f1&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之所以从这两栋建筑开始“满洲国”时期的老建筑介绍,因为对比此前的建筑和以后陆续建起的“满洲国”官厅,可以清晰看见所谓“兴亚式”(也叫“满州式”、“帝冠式”等)建筑的尝试和发展。其实这种模式在解放后我们还在尝试,不过习惯称为“民族式”而已。笔者本人不太赞同所谓“殖民地建筑式样”的称法,因为原本日本就没什么固定的式样可以在殖民地直接移植,他们那种木制的建筑(学自于大唐)在东北是会被冻死的。同为东方民族,中日双方都在学习西洋的建筑,而又尝试从西洋的建筑中加入自己的元素。这从二十年代的日本、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满洲国”时期、一直到建国后北京的十大建筑、长春六十年初期的主要建筑,反映的东西似乎一脉相承……于是,第一和第二这两个厅舍在建成后,据说第二厅舍更受欢迎,原因大概就是第二厅舍更“民族”吧?!

 

    站在以后的角度看,前两栋厅舍的建筑无论在造型、规模上都谈不上优秀,只不过是个“自身模式建筑式样”的尝试而已。而跟后期同为相贺兼介设计的“司法部”相比,这两栋楼显得那么稚嫩和匆忙……

http://s15/middle/491f7105ha3246d6464fe&690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TITLE="长春老建筑物语—051 一模两样的市公署和警察厅" />              (这两个建筑,同为相贺所设计,但明显可以感觉到越来越成熟的表达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