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宗公开课教案
(2019-11-19 09:26:33)
标签:
教育 |
天然去雕饰
——《荷花淀》语言建构之教学设计
当涂一中
教学目标
1.《荷花淀》中语言建构的角度与方法。
2.阅读文本,感知小说言语,积累言语经验,逐步促进由语感到语理的提升。
教学设想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孙犁先生的这篇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本设计主要从语言建构的角度来赏析小说,以荷花淀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赏析中积累、梳理、探究,让学生积累言语经验,习得语言规律。为帮助达成该目的,设计了导学案进行任务驱动,从作家语言和人物语言两个视角,从品词语、对话等方面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言语经验,进而品悟小说的审美境界。
教学方法:点拨、活动讨论、朗读等。
教学时长:3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喜爱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二、文本研读·小说中的语言建构
文本研读1
语言建构---作家语言
品味词语——赏析作家语言的精妙
讨论:你认为该词运用有哪些好处?
说明:小说中精妙的词句还有很多,仅以一词为例。新课标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文本研读2
语言建构---人物语言(朗读、归纳)
品读对话——读出人物内心和形象特征
1)夫妻话别(?)——哪一句情感最深?
2)探夫遇敌(。)——哪一个脸面最薄?
3)助夫杀敌(!)——哪一句觉悟最高?
活动:1.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朗读中品人物;
2.三处对话,句尾标点不同,你怎么看?
说明:“声通义解”,在朗读中习得言语经验。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注意对话朗读时的语调语速语音,特别提醒:句式和标点。(见PPT)
三、小结:真实的语境中语言建构的角度与方法(PPT)
真实的情境——抗日中的荷花淀 |
||
叙事视角 |
语言建构角度 |
活动方法 |
作家语言 |
词语 |
语境、修辞 |
人物语言 |
对话 |
朗读、习得 |
说明: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包含五个层次: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情感层。本案例选取前三个角度,以为语言建构的例子,学生的活动运用因时间关系不展开。
四、课后作业
再
见
五、板书设计(略)
2019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