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008-04-29 22:13:37)
标签:

燃情岁月

皮特

霍普金斯

奎因

奥蒙德

娱乐

分类: 影音汇真意

 

        山河居士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特写

印地安老人口述。

分析:

1、这个镜头在土黄中掺了些红色调,气氛十分到位,另外,前景处不时升起的火星也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作为燃情岁月真正的开端,这个色调一定有符合全片风格的内在设计,一种怀旧,躁动不安,甚至有点危险……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全景 叠化 右摇

介绍事件发生地点。

分析:

1、安静,静谧,真实,马上进入到真正的开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中景 轨道略推

威廉·勒德洛(安东尼·霍普金斯)上校写信

分析:

1、画右的一盏小灯平衡右部的画面,不然右边过于昏暗。但有一个置疑是,在一个人写信的时候,会同时点亮两盏灯吗。

2、而画左对面玻璃橱柜上,反射出三个点光源,但观众只看到两盏灯,但是,以玻璃橱柜的角度,这两盏灯不可能出现在玻璃面上。很显然,这三个光源是摄制组灯光的穿帮。

3、抛开灯光的穿帮不谈,整个屋子布置得十分讲究,家具风格统一,桌子微微倾斜的线条,右侧柜子的线条,以及整个屋子里灯光铺的层次——右侧墙壁,画左的墙壁,以及桌子对着镜头的这边,尤其是威廉上校的面光。

4、这里特意把威廉上校放在窗子的轮廓中,很好地用窗子这个暗色块来衬托出威廉上校,不然,把威廉叠在墙上的话,由于墙较亮,就不能很好地突出这个镜头的视觉中心——威廉上校。

5、切点在台词“我并没有愚蠢到想要改变生活”和“但我唯恐在这片荒原里,不能带好孩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处,没有切断任何一句话,是一种稳重,平稳,凝重的状态,也是整个影片的基调。

6、这个镜头里有四根线条指向威廉上校的头部,处于前景的桌子的竖线条,背景窗户里窗帘的竖线条,画左玻璃橱柜最上面的横线条,画右书橱顶部的斜线条。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全景 右侧

伊莎贝尔在读信。

分析:

1、这个镜头的构图有意把伊莎贝尔放在一个亮色块(窗子)里,以便让观众马上把注意力放在伊莎贝尔身上。

2、右边特意用了一个装水的玻璃花瓶,这个花瓶有意思。给屋子里增添了一丝活泼。

在镜头中,这个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光的瓶子等同于光源的作用。

画左放了一张椅子,是暖色调。窗子下为了避免单调还放了几个靠垫。地毯也是较暗的,这样女主角穿浅色服装会比较突出。

奢华但似乎没什么品味。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整体上看效果是较好的。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5半身 右斜侧 轨道右移

分析:

1、镜5与镜4的切点在“但我唯恐在这片荒原里,没办法带好孩子。”的最后一个发音上,是为了连贯。因为一个全景镜头(镜4)接一个半身镜头(镜5),如果没有声音,画面会有点空。而威廉的画外音也给了伊莎贝尔表演的契机。

2、桌子上的蜡烛很重要。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6大全景 升降跟 半身

分析:

1、画左不能缺了那一大片草,而那两株单独的植株看起来有点奇怪。

这里蒸汽机车的烟也成了构图时需要考虑在内的元素。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7近景 右斜侧 轨道左移

分析:

1、人物的服装很有意思,父亲威廉竟然穿了浅色风衣;而大儿子艾佛瑞(艾丹·奎因)穿了一身黑色调的西服。为了比儿子沉稳,父亲在里面穿了颜色更深的西服找回父亲的稳重。

事实上,这样搭配服装是为了整体考虑,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因为三儿子穿的是浅色西服。

2、背影的山坡卡在肩部。两个人对观众的吸引是相同的。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8中景 左侧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9近景

分析:

1、很细致,连火车进站的烟也注意到了。

2、这个构图为什么把背景的山坡卡在威廉的眼睛高度?可能是为了让观众更注意威廉而不是艾佛瑞。

3、本镜头有意和镜7寻求不同,是为了丰富镜头,也是为了给镜11动作开始做准备。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0近景

分析:

1、烟是有意不让观众看清赛缪尔(亨瑞·托马斯),更主要的是不让观众看清后面的苏珊(朱莉娅·奥蒙德),以便保留一定神秘感,尽管这个女人并没有太多内涵。

2、安排一个列车员在赛缪尔前面下车是有必要的,这避免过于直接地叙述情节。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1近景 (同镜9

分析:

1、有意让艾佛瑞和威廉的动作分出层次,一个留下,一个上前,这很好看,也很符合实际。

2、这几个镜头烟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3、本镜头和镜9相同,是为了动作连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2近景

分析:

1、止幅处苏珊特意向挡板里面躲避就显得没有必要了,这种神秘感维持得有点刻意。

2、按照常理,苏珊是应该接着下车的,以苏珊粗犷的性格,她也不会对这种初次见面的场面感到害羞,因此,在赛缪尔下车后,她还藏在上面就显得奇怪了。

导演一定是为了寻求动作上的层次感,但在这里显然造成了实际上的脱节。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3近景 跟摇

分析:

1、后面有意把车引入画面,以防止单调。

2、到这里发现,父亲和两个兄弟的帽子完全不同,父亲和大哥的帽子颜色不同,是纯色,而三弟的帽子带一条横杠。衣服也深浅有别,原来父亲穿浅色风衣是为了三儿子,三儿子穿了浅色西服,大儿子就必然穿深色,这样两个人拥抱才不会混成一个色块。

3、艾佛瑞在止幅处对画左的一个凝视,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苏珊的出场。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4近景

分析:

1、苏珊看向镜头右侧,这个方向是对的。

2、这个镜头不长,就是为了让人刚看清,但还看不仔细,为女主角的出场再做最后一次润色。

虽然如此,剪切却不能生硬,于是插入父亲的一句话“赛缪尔!”“爸。”然后就切到镜15。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5近景

分析:

1、镜头又把背景的山坡放在了父亲威廉的眼睛高度,因为父子高度的不同,这山坡强化了观众对父亲眼睛的注意,进而让观众更注意父亲。

2、赛缪尔这个角色处于一个被导演有意忽略的境地,他的出场就没有好好润色,和大哥的拥抱完全把自己的面部放在背对镜头处,本镜头中和父亲比,面部没有朝向观众。

更何况,最后他的妻子苏珊还要被二哥横刀夺爱,那么这个人物就一定不能强,办法就是弱化赛缪尔,导演的阴谋在这时就已经开始了。

赛缪尔当然会有自己的镜头,但只要他和其他角色共处于一个镜头中,就会黯然失色。于是,这样一个人的妻子看中别人,甚至有外遇,也是很正常的。

在导演(爱德华·兹维克)不断弱化他的前提下,他的妻子红杏出墙,也不会有人同情,这都是导演为苏珊的精神出轨在寻找依据。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6近景

分析:

1、女主角开了口,言简意赅“Hello.”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7近景

分析:

1、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还是在刻画女主角的相貌给大家带来的冲击。看起来,导演认为外表美丽就是一切。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8近景 正偏左

分析:

1、艾佛瑞这个无意的动作很好地表现他内心的悸动。一个久居农场,很少看到异性的小伙子,突然看到这样一个女人,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

2、回顾上几个镜头可以发现,虽然从镜9~镜17都是近景,但其中,苏珊的近景明显要比其他人所有近景要紧,这样苏珊在画面上占的面积更大,也就对观众更有冲击力。

而镜18艾佛瑞的近景也突然紧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人物的心情,让观众更好地注意他的反应。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19近景

分析:

1、起幅处用艾佛瑞来进行遮挡,再让开,艾佛瑞这个让开有点奇怪,心理依据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实现导演给苏珊“拉开帷幕”吗?

如果舞台上的演员已经出场,帷幕还能拉上再拉开吗?

2、当赛缪尔介绍“哦,哦,(苏珊开始转头)父亲,这是我的未婚妻……”

苏珊目光从画右的艾佛瑞身上移开,看向画左,去看那边的父子两人,这个目光一定要看向镜头另一边,也就是画左。

这样的处理是完全正确的。不然动作就难看了。

3、这里的苏珊是更紧的一个近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0近景 正偏左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1近景 正偏右

分析:

1、背景火车上那黄色的横条,太粗,过于有力量,所以绝不能设置在与演员面部等高的位置。

2、而苏珊就站在背景深色区域和略浅的交界处,这是很好的位置。

3、衣服用浅色,而衣领用深色,这可以保证苏珊的面部不会被衣服分散注意力。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2近景

分析:

1、西方人的见面礼。

吻也能成为见面礼的一部分,足见东西方对肌肤之亲价值认识不同。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3近景 正偏右

分析:

1、此处画右挂威廉的左肩,是为了让苏珊在止幅那个向画右的转头有一个参照物。而苏珊这个转头,成了镜24赛缪尔介绍艾佛瑞的契机。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4近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5近景 正偏右

分析:

1、这里明显出现了问题,因为导演执意要在艾佛瑞和赛缪尔中间穿过去拍苏珊,这里艾佛瑞和赛缪尔中间的空隙远远超过了镜24两个人的空隙。

2、而镜24和镜25,显然导演送给苏珊的近景又紧了一些。

3、一声狗叫,是苏珊转头的契机,但这声狗叫不太真实。全场的狗叫就这么一声。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6中景 右斜侧 下摇

分析:

1、这狗的品种和巨大的体态,其实是苏珊性格的外延,塑造苏珊的性格,粗犷。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7近景

分析:

1、送狗的列车员,主动把自己调度到画右的边上去,脸部在画面内只留了一点,尽量让观众看清楚所有的演员。有了狗,这个动作就很合理。

2、这里在动作上有一个明显的不对位,镜25苏珊已经转头去看狗了,而本镜头她对于狗的到来还恍若不知,在列车员问候时才回过头来。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8特写 右斜侧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29近景

调侃一句。

分析:

1、列车员从前景滑过,这是应该的,真实而且丰富镜头。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0近景  肩扛或小摇臂跟摇

分析:

1、又是一个吻,除了吻无以表达心情。与公公见面用吻,喜欢狗也用吻,吻的用处颇多。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1近景

分析:

1、艾佛瑞已经被苏珊的外表冲击得手足无措。

2、背景山坡还是卡在艾佛瑞嘴部。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2近景

分析:

1、苏珊很洒脱,送出一个更亲切的名字,让艾佛瑞来称呼自己,因为她想尽快融入到这个家庭里。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3近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4近景 左斜侧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5近景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6近景 左斜侧

分析:

1、从拍摄角度来看,赛缪尔是个可怜的人,他始终被导演放在一个被孤立的状态中,刚一下车,他就被大哥艾佛瑞抢尽了风头,这样看来,他的魅力更没法跟还没到场的二哥崔斯汀比了。

2、正因为导演的这个构思,实际上模糊了赛缪尔的形象,也就是说,在后来面临的问题中,苏珊在精神上可以毫不犹豫地扑向崔斯汀。

然而既然三弟如此缺乏魅力,他又怎么能把苏珊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娶回来呢?这个时候的苏珊喜欢的是赛缪尔身上哪一点呢?恐怕在本片里,是难以找到这个答案的。

3、同样因为导演的这个构思,三弟赛缪尔出场以来的动作就十分奇异,他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说的话,使自己和苏珊完全不象是未婚夫妻。

即使后来提到,赛缪尔是个很保守的人,这也不足以解释本段落里他奇怪的行为。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7近景 左斜侧

无语的父亲。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8近景

分析:

1、烟已经消失了半天,这里竟然又出现了,是不是火车要出站了,还是有人在附近大口地抽烟。

2、而后面的镜头又没有烟。直到镜44火车才启动,那么镜38的烟是怎么回事。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39近景 左斜侧 平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0近景

分析:

1、这个镜头是为了对比艾佛瑞和赛缪尔的各异神态。赛缪尔对于二哥崔斯汀没来有点遗憾,感到对未婚妻苏珊很抱歉,而艾佛瑞盯着苏珊不放。

2、这个镜头延续了镜36第3点中提出的置疑——赛缪尔总是处在很奇怪的位置上和很不自然的状态中,看这个画面,似乎艾佛瑞和苏珊更象情侣。

似乎导演和赛缪尔这个角色有隔阂。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1近景 左斜侧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2近景 正偏右

分析:

1、苏珊手中一直拿着一把伞,一个女性的专用物品。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3近景

分析:

1、因为前面赛缪尔的奇怪表现,这里赛缪尔因为未婚妻苏珊的美而得意的笑容就奇怪得很,突然来了这么一个状态,心理依据在哪里。

2、这个镜头演员的调度很得法,右面留出三分之一来让威廉和苏珊离开,左面三分之二给赛缪尔和艾佛瑞表演。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4全身 略仰

分析:

1、镜头很开阔,有告一段落的感觉。此镜头同时也响起伊莎贝尔的画外音,把节奏变得很松弛,舒缓。

2、本镜头和镜43接得很好,演员的动作完全对位。

3、移动的火车,作为背景造成了很好的视觉愉悦。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5近景 右偏正

分析:

1、马头在止幅附近开始对苏珊的造成遮挡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没控制好,但效果上看起来,是不错的。如果是刻意设计,那么导演这种遮遮掩掩的拍摄方式有违这部影片整体上大器的风格。

2、背景一个马头,前景一个马头,镜头很丰富,也有点紧,而这个紧,一方面和伊莎贝尔画外音里对苏珊性格的描述呼应,另一方面,正好给镜46的寥廓很好地铺垫了一下。

影视圈-镜头分析-燃情岁月-迎接苏珊 

46大全景 跟摇

分析:

1、从镜44起,伊莎贝尔的画外音在介绍苏珊的性格,而这性格也会贯穿全片。

2、本镜头是一个饱含展望未来美好生活,这样意味的拍摄方式,令人心境豁然开朗。而天空的云彩也异常优美。

这个镜头一定是单独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