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功夫周星驰阿星元秋包租婆娱乐 |
分类: 影音汇真意 |
《功夫》中阿星(周星驰)和包租婆(元秋)的那段公路追逐,妙趣横生,是非常好的一个段落,这段情节喜剧因素是把人和赛车、摩托车换位。明明是泼妇追混混,非要用赛车的方式来拍,这与本片漫画式的风格是完全统一的。
本文分析的27个镜头共1分05秒。
本段落躲车前的镜头共22个,时间44.52秒,最短1.03秒,最长4.14秒,平均2秒一个镜头。速度感很强。
镜1:大全景 左侧 平
包租婆从画右入画,画左出画。
分析:
1、包租婆掠过。相当于追逐的序幕即将拉开。而恰巧(说是恰巧因为导演在拍摄时未必把个镜头当成序幕来拍)这个镜头又非常有舞台感。
2、这里前景和后景干活的居民需要留意,他们在包租婆掠过画面的时候,同步望向包租婆,这个同步做得很好,尤其是后景那个居民,视线还有一个移动的过程。
镜2:中景景别拍半身 左斜侧 俯 领拍
阿星察觉包租婆追来。
分析:
1、这是一个抠像处理镜头。难点在于把包租婆身上的光线和右侧画外空间里物体的影子搭配好。
当包租婆从阴影中冲出,身上有了阳光时,地上并没有马上出现相应的影子,而是过了一瞬才出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时间差。
但是影院正常观影时,观众绝对无法发现。并不影响观影。
而阿星身上也始终没有出现那些物体的影子,这里可能是考虑影片成本的因素,使这个不重要的特技没有去下功夫。在观众不介意时,可以有些讨巧的手段。这是聪明的作法。
2、既然需要增加成本去做特技,为什么还要加这些不连续的阴影,仅仅是为了有生活质感吗?
增加质感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镜头的变化和层次。
如果没有阴影,或全都是阴影,那么上面这个镜头就会显得缺少变化,而包租婆身上由暗到亮,这样,就会很自然引入一个变化。这是设计这些不连续的阴影的原因。
镜3:腿部特写 左侧 平 跟拍
象发动机一样正在启动的双腿。
镜4:半身景别拍近景 左斜侧 俯 领拍
分析:
1、这个镜头的景别比镜2紧了一级。一方面会更冲击视觉,另一方面也给演员更大的表现空间。
阿星的手部动作也不断加速,显得非常滑稽。
2、镜2、镜4用俯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介绍两人的相对关系,用俯拍让观众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可以让后景的包租婆有一种俯冲的感觉,这是有关空间感的问题。
镜5:腿部特写 左侧 平 跟拍
加速的双腿。
镜6:全身 左侧偏正 平 左摇 半身 左侧偏后 平
分析:
1、镜头本来在跟拍,但在止幅处干净地停止,让运动中的演员猛地冲击画框左侧,产生很强的速度和力量感。
镜7:大全景 正 仰 领拍
分析:
1、镜头本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在运动,而演员以更快的速度从画面深处出现并从画右出画。在速度感上这取得很好的效果。
镜头运动是为了让背景运动起来,而演员再相对镜头运动,效果不错。
2、本镜头包租婆刚一出画,马上就切镜8,这也是为了保持住这种快节奏。
3、本镜头开始出现的赛车音效,就是进一步巩固观众已经产生的赛车的联想,并立刻在观众心里产生风趣的效果。
4、本镜头值得注意的是阿星的运动轨迹。导演设计阿星运动呈左右摆动曲线式的前进,于是在本镜头中,观众角度看,阿星运动时实际是从中间到左再到右,这是为了丰富镜头。
5、上一个镜头中演员是从无到有再到无,所以这个镜头中从无到有比较顺。
镜8:大全景 背 平 跟拍
分析:
1、镜7中,演员的运动虽然照顾了画左,但由于阿星向左的运动不够充分,于是在这个镜头中马上补上。演员从画左入面,从中间向画面深处消失。
2、包租婆的左右晃动是为了丰富运动,形成变化。同时也更象一辆伺机超车的赛车。
3、这个镜头止幅附近,镜头的颤动很好,给观众的感觉就象是地面的颤动造成的效果,很有实感。
4、止幅处的切点,两个人在画面深处,由于距离太远,两人身影变化开始不明显,这时马上切到镜9,感觉好比一个刚下落的球,突然被接住一样,切给镜9,维持住节奏。
镜9:半身 正 平 领拍
分析:
1、本镜头特意选择了一个反“S”型道路作为追逐发生的场景,完全就是赛车。演员左右晃动,要是能做出漂移的感觉,那就更棒了,而两个人的手也象在调整方向盘。
2、这个镜头里,天上的云彩的移动有点失真,不过这无所谓。
镜10:特写 正 平 领拍
分析:
1、说是领拍,其实背景是特技加入的。
2、何谓高级的喜剧效果?
高级的喜剧效果就是演员非常认真地去做着影片设定的动作,甚至有时在为自己的人身安全,生命挣扎,但由于情节设置,却让观众感到好笑,甚至非常好笑,这是真正的喜剧。
当下流行很多作品有意逗人发笑,或者演员糟贱自己出洋相,那是搞笑的手段,但也只能称之为搞笑,因为那种方式不高级,层次低,属于粗暴地胳肢人。这时观众发出的笑声不是嘲笑,就是索然无味的笑。
而这个情节显然是很高级的,阿星为了自己的安全拼命逃跑,还煞有介事地从刀的镜面上发现包租婆已经迫近,经典,实在是经典。
镜11:特写 平 跟拍
分析:
1、这里包租婆的面目由模糊到清晰,非常好。若是让刀上的镜面造成哈哈镜的效果,把包租婆变形得更狰狞一点,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镜12:近景 正 平 领拍
分析:
1、包租婆出现在画左,而阿星向画右慢慢移动,造成了阿星加速的感觉。
2、演员的表演层次分明,配合默契。
镜13:半身 右侧 平 跟拍
分析:
1、经过镜7~镜12这些顺逆轴向运动后,镜13终于不露痕迹地成功实现了越轴(轴在本段落里,就是两人运动方向),演员开始向画右运动。这也是为了丰富视觉感受。
镜14:全身 正 仰 上摇
分析:
1、两人一左一右腾空,丰富运动。
镜15:大全景 右斜侧 仰 跟摇
分析:
1、两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在右侧以加速落体出画。保持向右运动,这是因为镜13中演员是向右运动的。如果这里突然向左运动,视觉上会产生滞涩的感觉,这里不需要滞涩感。
镜16:大全景 背 平 上摇
分析:
1、本镜头上摇是为了,会造成演员相对镜头有一个向下的运动,在两人运动之外再额外增加运动感,两个运动叠加,有更好的效果。
2、在两个演员轮流落地时,镜头有一个颤动,效果很好。
镜17:大全景 左侧 平 左摇
分析:
1、切点在阿星在画左刚一出画就切,这是为了紧凑,保持快节奏,只有两个人都在画中时,才有张力。
镜18:大全景 背 平
分析:
1、出现了一辆汽车。
镜19:主观视点 全景 平 机位左移
分析:
1、本镜头晃动是为了符合一个象阿星这样高速运动的人的视觉效果。
镜20:近景 正 平 领拍
分析:
1、起幅,阿星在画右,包租婆在画中偏左,两人开始躲汽车时,阿星倒向画左,使运动中的画面变得丰富。
镜21:特写 背 平 跟拍
镜22:大全景 左侧 平
分析:
1、用了慢镜头,展示清楚这个瞬间即逝的重要动作。
镜23:中景景别拍全身 俯
分析:
1、慢镜头,这里一方面是为了看清这个动作,另一方面是通过错位产生喜剧效果。包租婆显然说不上美,但她却是一种美滋滋的自我陶醉状态。这就有了喜剧效果。包括后来得知她的真名是小龙女,也是这种造错位手法。
镜24:半身景别拍全身 平 领拍
分析:
1、这个动作本身就很滑稽。
镜25:半身景别拍全身 仰
镜26:全身 俯
分析:
1、从镜22开始镜头的运动开始显著减少,也是为了在镜26、镜27到来之前的一个缓冲,也是这个段落接近结尾的预兆。到了本镜头,运动终于停止。
2、一个硕大的胸罩,这是恶搞,虽然被胳肢了,但可以接受。这里阿星还看了胸罩一眼,很吃惊。
镜27:全景 俯
分析:
1、虽然牌子出现得莫名其妙,但在本影片的框架下,这是可以的。追求效果,有时要放弃一点真实。
2、注意镜26周星驰脚上没有鞋,而这里又有了,本身镜26、镜27之间并没有时间间隙,想来阿星的找鞋并穿鞋的动作应该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