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良是我不经意间遇到的一个朋友。
一次傍晚散步,在学校不远一个小公园的拐角碰到了他。其时我正在小凉亭歇息,听到有呼哧呼哧的声音,定睛一看,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小公园的角落甩开膀子挖地。好奇心驱使了我,走过去,蹲在傍边看他劳作,他不好意思,停了下来。我询问他为什么在此挖地,他说是央求公园的管理者才同意他在这个不起眼的边角挖两方的地种菜吃。

他和我谈了他的情况。两年前,他和他的一个老乡一起来淡水,那个老乡在老家刚刚和老婆离婚,拖着两个才几岁的儿子和他一起出外谋生。刚到淡水,他们在一家工厂打工,后来工厂倒闭了,他们没有技术,就靠打零工赚钱,他们过得很艰辛,赚得的钱只够交一月两百的房租和吃饭。就在两月前,一次刮台风,他的老乡在一间烂尾楼下避雨,被楼上掉下的木板砸中,大腿骨折,至今躺在床上,父子三人的生活完全寄托在阿良的身上。阿良始终没有找到工作,有时候他做做散工,有时候拣点废品卖钱,有段时间他还上街乞讨,虽然遭了很多白眼,但日子总算一天一天的捱下来了。
“你每天辛辛苦苦全都为了他们?”
阿良点点头。
“没有觉得太不公平么?本来你就很苦,还时刻关顾着他们。”
阿良摇摇头:“毕竟是老乡,又是一块出来的,我当然要对他们负责。”
“你觉得很苦吗?每天这样?”
阿良摇摇头:“没有啊,丢下他们,那他们不就是死路一条吗?”
“他们感激你吗?”
阿良笑了,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是呀,很感激,他还抱着我哭过两次呢,说我对他好,我可不是为了他的感激!”眯了眼,阿良显出有些陶醉和伟大。
“那你为了什么呢?”
“不为什么,就感觉是我应该做的,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做人的真情和真谛全在阿良身上散发出来了。
我想起了落叶,青绿的时候,它汲取阳光雨露,展示灿烂的美丽,秋分萧瑟,枯黄的叶子片片飘零,毫无怜惜的落到树脚,化作尘,碾作泥,默默无闻,义无反顾,是那么必然,那么顺理成章。
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给予与接受,那个更快乐?
接受有所收获,抑或有所享受,快乐吗?应该有。但给予更快乐----
给予,付出的是关爱,收获的是真情,是感激,是信任,是支持,世上没有什么比这些更快乐的了。
给予,是做人的本分与良心,是人格力量的体现,是魅力的展现,合理的人格魅力的展示是人心的一种无尚的满足,心安理得的人也是快乐的。
给予,是能力的实现,能给予的人是实力的人,给予了,你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能被他人认可的人也是快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