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孩子总是心太软。
老师已经警告我几次了。而我依旧执迷不悟。我总想让儿子过轻松的生活,而他自己也不是太较真的人,松松垮垮,大大咧咧,从没有着急的事,也从没有烦恼。我不愿意破坏孩子这种我认为极佳的生活状态。一直听之任之。所以,也就对他没有太多的要求,他的成绩还可以,但绝不是非常优秀。按老师的建议是让我给他施加压力,使他尽快挤身于出类拔萃的行列。我很矛盾,实在不想让孩子烦恼。
在孩子学习方面我的态度是:假如他愿意,也有兴趣非要挣个前三名我是鼓励的;假如他自己没有动力,也没有兴趣非要进入前几名就随他了。这是我的态度,我不想给孩子施加太多他厌恶的东西。我总想再大几岁他会自然明白什么叫竞争的,不必过早给他压力。让他多几年快乐的童年不好吗?童年一去不复返,早日给他套上考学的枷锁,他就会早日失去纯真的快乐。我已经后悔让他提前上学了,这样已经缩短了他的快乐童年。
那么,我就固执的按照我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育着儿子。结果是成绩不能出类拔萃。其实,我对他很有信心。他自己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就是不下功夫。我也有着急的时候,于是开始动摇,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错了?一味的纵容孩子会不会耽误了他的前途?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而他却在玩或者睡懒觉。大道理我也懂得很多,但总是心太软。总在强迫自己:再过些时日,再过些时日再去挤他,再去严格要求他,且让他快乐的成长吧!
确实常有矛盾的时候。因为有比较,特别是在单位的时候,同事总拿孩子的成绩比较,家长也就总有脸上挂不住的时候。即使这样我也不让他补课。我总想:歇个星期天不容易,就让他睡个懒觉吧。我们楼上就是老师家,每到周末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来补课,我就觉得那些孩子挺可怜,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我问过儿子,他自己不愿意补课,我也就随他了。
其实也有考学的压力。按他现在的成绩,正好处于重点与非重点的边沿。也理解老师的担心,想让孩子顺顺利利的考入重点。但这是需要代价的。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每天晚上要学习到十一点,早晨又要早早起床,即使成年人也受不了了。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不是恶性循环呢?我经常帮助儿子不完成作业,还被老师不客气的叫到了学校。我的理论当然被老师驳的节节败退,但我依旧坚持着我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每天给他刻意的减少作业,每天尽量让他晚起床,尽量给他足够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反而他有时觉得不好意思了,学习也开始认真起来。自觉的学习是最好的,他现在在这方面很有起色。
我同时也在怀疑如今老师的能力。每天发无数篇卷子,孩子们要想做完就要学习到深夜。其实老师也不检查,老师也讲不完。一个班80多个学生,老师怎么管的过来呢?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也有问题?有必要发那么多卷子吗?所以,我总是帮孩子选题。我认为应该做的就让他做,没有必要做的可以不做,也可以抄别人的,或者抄上答案。——别的孩子也这样。儿子说他们每天早早去学校大都是去炒作业,要应付老师的检查。由此看来,我的做法也不过分。
就像个赌注,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材。但是确实不想孩子太累了。我每天早上尽量的让孩子多睡会儿,哪怕几分钟。时间掐算的很精确,为的是他能多休息会儿。
不知道日后自己会不会后悔现在对孩子的管理。我总是心太软,没有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