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心愿(一)

(2006-06-25 15:44:45)
分类: 小说

(小说)心愿(一)    

     村塾八岁那年,背着母亲亲手缝的书包,在父亲的带领下,早早的向村小学走去。

 
  村塾远远的就看见了那座高台,以及高台上参天的古树。葱茏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几乎遮盖了整个高台。蜿蜒的青砖围墙破旧而残败,却也恰恰吧高台环绕了一周。由北坡曲折而上的羊肠小路扭转着爬上高台,直通向那个简单的门楼。
 
  此时门楼旁正有一个老头蹲在地上吸烟,那长长的烟袋,光亮的头,从很远村塾就能认出那是老道——院里的和尚。村塾一直不明白,怎么和尚还叫老道呢?以前,村塾曾经无数次偷偷跑来,远远的躲在高台下面北边的杜树林里,跷足观望。听那清脆的钟声,听那朗朗的读书声。看高台上那棵阴森森地静默着的不知名的古树。他想知道高台上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棵树上挂的钟到底有多大?树上结的“角”有多少?老道四的媳妇到底长的什么样?老道离近了什么样呢?……一连串的问题总是在他脑海里转。直到高台上响起放学的钟声,院门大开,一个个急着回家的小学生跑下高台,他才回过味儿来。于是等在路边,一边羡慕的看着背着书包兴奋回家的学生,一边等小三一同回家。
 
  今天父亲攥着他的手又来到高台前,已经离得这么近。他隐隐觉得被父亲攥着的手浸出了许多汗水。父亲和他不约而同的在高台下停了一下。父亲看了他一眼,充满了慈爱和鼓励,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给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用手轻轻的理顺里几下头发。小村塾仰头向高台望去,他心里很激动,心里砰砰直跳,不知为什么有点紧张,也有点害羞。脸红了一下,随即拉了父亲一下,牵着父亲的手向高台上爬去。
 
  高台是用土堆起来的。这在平原上也算是小山了。站在顶上可以望出去很远。小路没有台阶,又很陡,因此爬起来很吃力。整个高台四周除了南面坡上栽着几棵松树,其余是光秃秃的,只长了些荒草。村塾倒没觉得吃力,即使父亲的大手不用力拉他,他自己也能轻松的爬上。他很兴奋,回过身向村子的方向望去,看见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正走出村子向高台走来。他想:自己今天肯定是最早的。他调整了一下书包,尽管书包里没什么,只有几个小本本和母亲用纸糊的小盒,小盒里装了几只刚刚削好还没用过的铅笔。最重的就是那块石板,是父亲昨天才跑到供销社买来的。他昨天一天都在不停的在上面画,练习自己的名字,练习已经学会的几个数字。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放在了枕头旁边。那小盒像自己的书包一样漂亮,是用彩纸糊的。书包是母亲早些日子就缝好了,他不知在家里背过多少次。
 
  村塾又向上望了一眼,他看见老道吸着烟,整个身体隐在一片烟雾里。初升的太阳照在他那光头上,亮亮的。他像一撙雕像一样一动不动。不知为什么,村塾对于老道总有种敬畏。也许是关于他的事听得太多了,而且村塾从没有近距离的注视过他。村塾几乎想躲在父亲身后,但还是在父亲大手的带动下镇定地走近院门。
 
 “师傅早啊!”
 
 “早”——老道几乎连头也没转,依旧皱着眉头吸着烟,依旧注视着东方,似乎正沉浸在繁杂的往事中。
 
   跨过门槛,来到院子里,也就站在了那棵古树下面。抬头正好看到一口大钟悬挂于古树弯垂的枝干上。有一条绳子垂下来,在晨风中摇摆着。
 
   村塾想:拉一下绳子,钟就会响把3?不知有多响?
 
  “爹,我想敲一下钟,就一下,轻轻地敲一下,行吗?”村塾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
 
    父亲迟疑了一下,说:“现在还早,老师们还没来,咱先在树下等会儿。你就敲一下吧。记住,只轻轻地敲一下,否则老道一家会不高兴地的。”
 
    村塾四下看了一眼,院子里静静的。院门外老道的身影雕塑般的隐在烟雾里,。他猜想老道四可能外出打水了,他那个怪媳妇可能……一边想一边手已经握住了那根摆动的细绳。他扬起脸,看那口黑糊糊大钟。朝阳透过古树浓密枝叶的缝隙撒下斑驳的亮光,照在大钟上,更显得神秘。他轻轻的一拉——“当——”吓得他扔掉绳子赶忙捂住耳朵。其实他也没用多大力。他只想轻轻地敲一下。他没想到会这么响。他怔怔地看着大钟,又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向他点了一下头。村塾瞄见门外地老道只是扭头向里望了一眼,然后默默地复原。他笑了,心里别提多高兴。觉得自己以后会天天在这里,在这棵大树下,听这口大钟悠扬地声音,多好呀!
 
    他正想着,就听见院子正中那两间房地房门开了。从里面探出一个头来,很机灵地样子。
 
    “是你敲地钟吗?”是个小女孩。头发乱乱的,嘴角还沾着一些东西,手里像是拿着什么。
 
     村塾点点头。同时脑子里立刻盘算着:这个女孩子一定就是小三说的心愿了。心愿就是老道四的女儿。村塾不怕她,他觉得一个小丫头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就用目光迎着她,毫不示弱的样子。
 
    “你是来上学的吗?你的书包可真好看呀。是买得吗?怎么还让你爹送来呢?”心愿一边说一边走出来。手里拿着半个窝头,黑黑的,已经啃得乱七八糟了。
 
    “你是心愿吗?”村塾想再证实一下自己得判断,就问了一句。
 
   “是啊。我家就再大寺里住。我今天也要上学了,咱们肯定在一个班。瞧,教室就在那儿。”心愿一边说一边用攥着窝头的手指向北边的一个屋子。
 
    “心愿——快回来吃饭!”
 
    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村塾一猜就知道是老道四的媳妇,就是那个有一只怪手的女人。于是期待着她走出来,也好看个仔细。同时心里也有点害怕。小三曾对他说过,老道四的媳妇很可怕的。她有一只“那样”的胳膊和“那样”的怪手,好可怕的。村塾想起小三说话时的表情就觉得可怕。他很想亲眼看见。但是那女人只喊了一声,并没有走出屋子。心愿连忙跑回屋去。
 
   村塾有点失望,又想反正自己今后天天都在这里,总会有机会的。他注视着那棵古树,一缕缕阳光透过树枝筛下来撒在他脸上,他感觉好极了。不知怎地想起父亲常给他背的一首诗:“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
 
     爹只会这一首诗。说是爹的四叔在爹小的时候教给他的。爹的四叔是个老教书先生。现在早死了。村塾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就无意识地记下了。有一次父子俩玩的时候,村塾顺嘴就说出来了。当时惊得父亲欢蹦乱跳,手舞足蹈。村塾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没上过学,当看到孩子口齿清楚地背出这样一首好诗时激动得抱着村塾举了又举。那一天村塾高兴极了,得意极了。从那天起他就要妈妈给他缝个漂亮的书包,盼望着有一天背上书包,像小三他们一样爬上那神秘的高台去学“学问”。——“学问”这个词还是父亲说出来的。当时村塾就问:“学问时什么?”父亲支吾半天也没说明白,只是指着村塾的肚子说:“学问就是肚子里的墨水,越多越好。”村塾就更不明白了,又追问了几次,父亲终就没有给出更明确的答案。不过在村塾心里,他模糊的意识到“学问”是极好的东西。他也知道那种东西在学校里,在老师们的嘴里,在书上。他很想得到它们,放到自己的肚子里,方便的时候拿出来分送给父母和爷爷奶奶。所以,他让母亲给他缝一个好看的大书包,能放好多书。书包是早就缝好了,于是村塾上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有一次他偷偷的背了书包,因为家中根本没有书本,就在书包里胡乱塞些东西。吃过早饭就溜出了家,悄悄地跟在小三地后面,一直尾随到高台下面那片杜树林里才停下来。他躲在树后,偷偷的向高台上望,像做贼似的怕人发现。高台上有种神秘的气氛,总让村塾感觉很神秘。有几次他一直来到高台的最近处,真想爬上去看个究竟。但那团响起的清脆的钟声又使他退缩了。“自己又不使学生,怎么能进去呢?要使让老师看见,怕是以后也不让自己上学了。而且老道总是蹲在门口,真让人发怵!”心里这样想,也就转回身在杜树林里玩一会儿,有时直到放学,听完放学的钟声才回家。
 
   村塾常在杜树林里玩,那是村里唯一的一片杜树林。春天开花,是一簇簇小白花。那时叶片又小又嫩,花儿又开的多,远远望去整个树冠都缀满了白色的花儿。也早有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他常在树下玩,一边观察着高台上的动静,一边闻着沁人的花香,也遥想着那白色小花儿下正在孕育着的小杜梨。他真想日子过得快点,自己快点长大,好背上书包上学去。他希望秋天快些来到,那时小杜梨由绿色变成紫红,一颗颗一串串挂满枝头。有时一阵风也会把熟透得果实吹落下来,他也会拣来瓦砾向树上投,总是掉下许多。他常盼着日子快点过,这么一晃自己真的到了上学的年龄。
 
    父亲看上去比他还兴奋,专门到几公里外的供销社买来石板和笔。把小村塾高兴的一天天拿着不放手。他不停的在上面画呀画的。——今天,村塾已经到学校来报到了!此时,他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羞怯,俨然像一名老学生了。
 
   他站立在那棵大树下,心里还仔细地计算着这棵树需多少个孩子才能合抱过来。估计恐怕得十多个,或者更多。他从没见过这么粗的树。感觉在它面前让人生畏。那棵树长满了一个个丑陋的疙瘩,树枝和树干很随意的扭曲着。树皮淡黄色,透着古老和沧桑的气息。枝叶茂盛,上面结了好多黑色的“大豆角”。它从小三那里看到过,小三说这东西可不容易得来,很宝贝的样子,也很神秘。听大人说那“黑角”打开放在鼻子前一闻,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打喷嚏。而且经老道研制后能治疗好多疑难杂症。村塾很想得到一个。
 
   如今他就站再树下。那黑黑的“豆角”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看一眼蹲在门口的老道,他觉得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因为树是老道的师傅传下来的,是属于老道的。平时老道看管的很严。这里的孩子都怕老道。小三和他说过好多次了,父亲也说过一些关于老道一家的事情,所以他此时不敢动。他觉得来日方长,以后总会有机会的。况且,老道的树上结了那么多,自己要一个小的,只要一个小的就满足了。一边想一边看见有学生陆陆续续地从校门外走进来。她们都向这边投来一眼,似乎有点早入为主的神气。村塾挺直腰,眼睛也迎上去,显示出更神气的样子。——为什么不呢?新书包背在身上,里面有新买的石板,大学生也不见得就有这么好看的书包,这么新的石板。而且自己今天也是一名学生了,以后自己也要有学问了。
 
    报名的时候,村塾随父亲走进那间办公室。起初,他低着头,不敢正视那些老师。可后来看到那个做老师的七叔也坐在屋子里,也就不拘束了。因为在家时七叔非常喜欢他,常逗他玩,他也喜欢七叔。七叔常教他做算术,他现在可会做算术了。七叔早向他挤了几次眼,起初他低着头没看见,后来看见了也笑着挤了挤眼。随即也放松了。
 
    “村塾,过来回答几个问题。”一个老师微低着头,透过老花镜向这边喊着。
 
  父亲推了村塾一把。村塾忙走上前去。
 
  “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会做算术吗?认识几个字?”那位老先生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村塾知道,如果这几道题答不出来,学校是不会收的。后街那个整天鼻涕邋遢的大傻子就因为这没能上成学。“哼,我是不怕的,在家时已经练习好多遍了。”村塾直起腰,目光炯炯地盯着老师说:“我叫村塾。8岁了。会做算术。能认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背诗。”——他说得很流利,引来了不少目光。
 
   “怎么,还会背诗?你倒背一首听听。”老师又是微低着头,眼睛越过镜框上方微笑着看着村塾。
 
   “村塾,快背,大声点!”父亲在一旁催促着,语音有点颤抖。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
 
    ——果然很流利的背了出来。语惊四座!
  
   ——(待续)投我一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