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
常有回家的机会,但是每次回来心情却不是太好.农村的变化让我高兴不起来.富裕让愚昧笼罩着,衣服换了可是人变的更龌龊了,总之喜忧参半.觉得这么多年的时间,农村不该是现在的样子.那么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分到农民手里的地越来越少了.回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小村人没有曾加多少,但是整个村子向外扩展了一倍。新房放射状的肆意向周边延伸着,而原来村子的位置废墟连成一片,几乎可以当作飞机场了,废弃的房屋基本都坍塌了,房框里滋生出许多的树,院子里荒草有半人高。
农机太多了。几乎家家都添置了各种农机。条件好的拖拉机,三马车,收割机,刀茬机,播种机等等都有,稍差点的也有拖拉机和三马车.其实一个村有几辆这样的机动车就行了,也就在农忙的季节用上几天,可是如今的农村,农机太泛滥了,农忙时用了几天之后,大多闲置,真是浪费资源,而且环境污染也太厉害.
农民分到手里的地面积太小了,这样劳做起来极大限制了劳动效率,现在农机发展的如此快,可是大型机器和现有的农民分配土地的方式不配套,使先进的机器老百姓根本没有办法应用.而且由于土地面积太小,也制约了农民搞经济作物的积极性.
配套设施的不健全,也使很多原本肥沃的土地闲置.一方面土地产生的经济价值已经满足不了老农的愿望,一方面因为农业技术的不能很好到位,使劳动强度和经济效益差别太大.农民付出的劳动太多而收获不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在农村转转,好多地都荒芜着.少数富裕的农民土地闲置了好多年,地早荒芜,农民的心也荒芜了.
新的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应用还很不够.一方面是政府推广不利,一方面农民的素质没有全面的提高.没有好的,有着先进头脑的带头人是关键问题,所以重要的是农村缺乏好的管理人才,村长的观念如果太落后必定会影响一个村子的发展,所以选拔有知识的人才来管理农村也是当务之急.现在的农民大多急功近利,他们有强烈的经济意识,但知识意识越来越淡泊,几乎一个村子里读到高中的 一个没有,孩子早早下来做体力劳动,受雇于他人,使整个村子的文化氛围都很差.知识的匮乏是落后的根本.
道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田间 小路细如羊肠,而且大都是土路,农忙的时候抛锚在细窄的小路上的机动车也是一道小村的风景,也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