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春市公示提拔23名“清一色”80后90后副县干部

(2020-12-01 22:13:08)

宜春市公示提拔23名“清一色”80后90后副县干部

文 | 洪巧俊 

昨天的大江网刊登了上饶、抚州、鹰潭、宜春等市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然而让人关注的却是宜春市的这则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这则发布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拟提拔干部23名,却是“清一色”的80后与90后,这就不得不让人关注了,因为这种现象并不多见。这23名拟提拔的干部,年龄最大的是胡云兴,1983年1月生,拟任县(市、区)党政副职,除了他,其他的都是85后。1983年1月出生的胡云兴,再过一个月就38岁了,这个年龄并没有什么优势,比如之前遭受质疑的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枝娟就是38岁,人家可是提拔于副厅级。被称为“最牛公务员”的张辉就更年轻,28岁就是副厅级领导干部。还有一位和胡云兴同年的刘凯,早已是甘肃省平凉市委常、灵台县委书记。网友质疑孙枝娟与张辉,是他们的提拔“不正常”,比如张辉从普通干部到副厅级干部,只用了五年零七个月。这次宜春公示的年龄最小的是曾旭,1990年7月生,拟任市直单位副县级领导职务。还有一位是1989年7月生的万燕,拟任市直单位副县级领导职务。这两位现任职务是乡镇长,去市直工作,有利于青年干部不同岗位的培养。一般来讲,当了乡镇长,再当乡镇书记,才能提拔于副县级领导,由乡镇长直接提拔于副县领导也是不多见的。这种“加速”提拔,对年轻的领导干部,未来仕途更有年龄上的优势。公示的23名中来自乡镇(场、街道)的就有10人。巧哥是长期研究三农的人,对基层很熟悉,应该说从基层提拔领导干部,更有利于青年干部的成长,在基层干过,相对机关干部更接地气,因为他们熟悉农村,更加了解三农。大机关干部易提拔,有的部门是位置等人,基层是难提拔,“僧多粥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位基层领导曾对我说,他单位300多名干部,科级干部的职数就那几个,所以想办法调出去的干部就不少,因为这里上位太难。1990年7月生的曾旭是最年轻的,也是30岁,提拔副处,人家张辉28岁是副厅。还有焦三牛22岁就当上了甘肃武威市外侨办副主任,徐韬27岁当上了湖南湘潭县的副县长,闫宁30岁就当上了河北省馆陶县长,胡娟也是30岁就当上了湖北省通山县长。胡娟、闫宁遭质疑,是胡娟8年7次提拔6次破格,提拔过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是否真的有“后台”或者“潜规则”?闫宁被曝3年4次升迁,同样遭受质疑。这次宜春一次性公示23名“清一色”的80后90后拟提拔副县领导干部,引起争议,这并不奇怪。不少乡镇干部熬到退休,不说提副县,连个副科也没有,对于他们来说,心里不平衡是有的。至于为何一次性集中提拔这么多80后90后,就不好猜测,也就不再评述。20年前,巧哥曾在家乡县委工作时,有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一件是当时市委也像宜春市这样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当时提拔有年龄限制,结果是邻县(市、区)提了不少,我们县却没有,之因是在全县难找这么年轻的正科级干部。这对我县领导干部触动很大,因为本县干部上升副县以上领导干部就少了优势,而到本县任县领导的就都是外地人。为了干部年轻化,当时采取了科级干部提前退二线的措施,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是“一刀切”,男的52岁、女的50岁退二线,这次提拔了一批30岁以下的年轻人,让科级干部平均年龄速降。另一件事是市委选拔年轻干部,只要有副科、中级职称的都可考副县级领导干部,一个职位的,笔试面试前二三名的,不是正科的,一律提拔于正科。虽然社会上流传这是时任市委书记在为儿媳妇设“萝卜位”,但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子女通过这次考试选拔,得到了提拔。我的同学就是通过这次考上副县的,之后又考上了副厅级领导干部,我了解他,如果没有这样的考试,恐怕他这个农民的儿子一辈子也难当上处级干部,更不要说厅级。我有一个亲戚,当时是副科,他是第三名,之后提拔于正科,他告诉我,这次选考进入前3名的(团市委是两个职位,前6名),如今都当上了处级或厅级领导干部。巧哥说这些,是给大家一个思考,相对来说,在基层工作的大多是平民百姓的子女。再说如果像考公务员这样选拔领导干部,平民百姓的子女在仕途的路上,是不是有更多的机遇?
要看更多巧哥犀利文请关注巧哥公号“向南的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