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的副省级官员童道驰“翻车”落马
(2020-11-02 15:51:27)学富五车的副省级官员童道驰“翻车”落马
文 | 洪巧俊
昨晚8:30分,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童道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周末打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惯例,而这次打的是学富五车的大老虎。由此可见,不是学识越高,就不会贪腐,高学识犯罪反而变得更狡猾。
综观近年来落马的贪官,不是研究生,就是博士。高学历成为普遍现象。当然,不少贪官的高学历都是在职获得的,在职学习,学历大多存在水分。
而童道驰却是真正学富五车的人才,他是我至今看到的学习研究时间最长的一位省部级官员。
童道驰1967年10月出生,进入官场前,他一直在做学问搞研究:1984年—1988年,他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8年—1991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1年—1992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2年—1994年,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1999年,在美国兰德公司研究生院政策分析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其间:1994.08--1998.07美国兰德公司国际部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9年—2000年,在世界银行总部企业发展部公司治理局任公司治理专家。
也就是说,从1984年到2000年,这16年里,童道驰有14年的时间在读书做研究,最终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是个典型的技术人才,说他学富五斗应是可以的。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意是读书多,学问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童道驰是北大才子,之后又到国外学习后,成了银行专家。如果他在自己的专业里耕耘,应该说是大有作为的。可惜的是他回国后走上了仕途,这路也成了他的不归之路。像他这样学富五车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从政,实则是浪费人才。
正如李鸿章所言:“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
资料显示,2000年10月,童道驰回国从政,成为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的干部,起步就是副局级,此后14年一直在中国证监会任职,2014年任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2016年空降湖北,任副省长,2018年10月调任海南省委常委,一个月后兼任三亚市委书记。
童道驰从政的起点很高,33岁就官至副局级。如果不是他的学历与“学富五车”,一入仕途就达到这个级别几乎是不可能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这将那些有官瘾的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崇尚“学而优则仕”。童道驰放弃自己的专业,去追求仕途,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他的“学富五车”成了一块最有力量的敲门砖,让他一入仕途就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几千年沉积下来的“官本位”思想,依然深深扎根在大部分读书人心中。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是最热门的,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尚未踏出校门就在想尽办法挤这条独木桥。就业压力增大、创业九死一生,唯有公务员是他们眼里的金饭碗,是一旦进入就可以一辈子安然无虞的保险箱,有朝一日熬出头,当个小官小吏,足以光耀门楣。
所以,童道驰高学历进入高位从政,是“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的最好诠释。
但童道驰最终落得这个下场,巧哥不免为他惋惜。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完全可以在他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成就一番不俗的人生业绩。进入仕途,却夭折在半道,实在是人才的绝大浪费,更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为此,巧哥想起了曾国藩,他在遗嘱上写道:“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他告诫子孙不要当官。
如果童道驰当年能想到“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或许他就不会从政吧。
要看更多巧哥犀利文请关注巧哥公号“向南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