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原来是镇政府有了打狗抓鸡队

鸡飞狗跳,原来是镇政府有了打狗抓鸡队
文/洪巧俊
这场突来的新冠病毒,其实对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是最好的“检测试剂盒”,有了它,检测出了人间炎凉,世间百态。
今天巧哥讲的是鸡飞狗跳之事。
这种事,在农村呆过的50后、60后,一定记忆犹新。那时叫“割资本主义尾巴”,你家多养了几只鸡几只鸭,都会被人抓去,打狗也是有的,至于被他们抓走的鸡鸭等家禽去哪儿了,只有他们这些人自己知道。
岁月流逝,半个世纪过去了,没想到这种鸡飞狗跳之事依然还在发生,而且是发生在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东源县发布家畜家禽圈养管理通告,要求对辖区内禽畜实行圈养,禁止随意放养,同时还将组织巡查队,发现违反规定放养家畜家禽的,“一律视为无主畜禽”有权组织捕杀。
一份内部下发的通知显示,该县下辖的锡场镇还成立了打狗队抓鸡队。锡场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是防疫需要,同时也能改善人居环境,目前打狗抓鸡队的名称已经调整,改叫圈养工作领导小组。
看完这个打狗抓鸡队通告,地球人都笑了。
队长是锡场镇党委副书记,副队长是镇武装部长,成员有派出所长、农办主任、党政办主任、经济办主任、还有扶贫、林业、社会事务办负责人等。
在乡镇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打狗抓鸡队的名单含义,党委副书记就不说了,镇武装部长是分管什么的?民兵。派出所长是干什么的?不用我说,你自然懂的。
其他成员看看名称就知道,至于扶贫办负责人参加这个队,巧哥就更不理解,难道是贫困户的狗被打了、鸡被抓了,镇政府要主动给他们补钱?还是贫困户的狗不打、鸡不抓?专门网开一面?
不过仔细想想,在一些只会野蛮执法欺负老百姓的乡镇,这样的好事似乎不可能发生。
疫情防控要注意哪些环节,这些政府人员应该知道,各类文件早有明文规定。
虽然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可以因地制宜制订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但要合法合规。
比如一家人在家打麻将,执法人员冲进去野蛮砸麻将桌,还让人驮着麻将桌游街,不戴口罩者被罚跪,甚至被捆在柱子上示众等等,这些做法既违法又丧失人性。
看着这些野蛮行径,总让人心里不寒而栗,有穿越时空之感,似乎一夜之间又回到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重视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这没错,但“一刀切”禁止放养家畜家禽,且“对发现违反规定放养家畜家禽的,一律视为无主畜禽,巡查队有权组织捕杀处理”,这种做法不仅与科学防控要求相背离,也和现代治理格格不入。
政府人员必须清楚地知道,村民随意放养的家禽,也属于村民私人财产,权力不能任性,你们没有权力随意以“无主畜禽”进行捕杀。
一个地方的家畜家禽圈养方式,往往是常年形成的习惯,这就不能武断地来,过急地干,只能循序渐进,应规定适当的时间,是半年还是一年,这个应由村民代表大会来决定。
忽视了社会习惯转变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而操之过急,都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影响乡村的稳定与和谐。
尽管当地声明“打狗队抓鸡队”已经改叫为圈养工作领导小组,但如果只是名称改,思路不改,方法不改,还是“一刀切”禁止放养家畜家禽,还是随意“捕杀”,鸡飞狗跳依然,老百姓的怨言和质疑必然存在。
这段时间社会的“承压”能力本来就脆弱,老百姓已经承受了来自生存和生活的极大挑战,如果还这样折腾,弄得乡村鸡飞狗跳,人畜不宁,这无异于在人们绷紧的神经里再撕扯一把,是火上浇油。
“仙凡元不远,咫尺异炎凉”。只有感知百姓冷暖,与老百姓同享凉热,才不会干出砸麻将、罚跪、游街、打狗抓鸡这种出格的蠢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