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土与黄金谁有价?

(2019-06-03 15:53:34)

泥土与黄金谁有价?
载2019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



泥土与黄金谁有价?


文/洪巧俊


少林寺一位得道高僧对火头僧说:“一块金子,一堆烂泥,哪个有用处?”

火头僧答到:“俺猜金子吧。”这是电影《新少林寺》的一个镜头,其实我们当中会有很多人会如这个火头僧一样回答。

高僧再问:“给你一粒种子呢?”


高僧的这问,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篇寓言,叫《金子与泥土》,“说一块金子落在一块泥土上。金子黄灿灿的耀人眼目,泥土黑乎乎的黯然失色。金子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泥土,优越感油然而生。它不屑地问泥土:‘在我面前你一定很自卑吧?’泥土回答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半点自卑。’接着反问道,‘你以为你存在的价值一定比我大吗?’金子说:‘不是我吹牛,我的价值无论什么时候都比你大。’ 泥土说:‘话可不要说得太绝对。价值大不大,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看在谁眼中。’”


此话还真对,要看在谁眼中。后面故事就是那位高僧讲到的,当给一颗种子,黄金不能使种子发芽、结果,而泥土就可以。

要是闹饥荒,有了种子,泥土的价值就更不一般。


著名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讲了另一种泥土与黄金谁有价的故事,他说朱元璋是个叫花子出身,他当家以后,皇家享受的东西他不叫别人享受。

他规定商人不准用金用银。商人有钱也没地方花了,但是他们也有办法,你不让我用金,不让我用银,我就把这紫砂壶做得非常精致。

商人出重金买壶,紫砂艺人卖一把壶就够吃一年的,他就细细研究怎么做,他还有资金和当时的文人请教,这个壶就越做越好。一时之间“泥土与黄金争价”,黄金的价钱还不如泥土贵。


当然那时商人可卖丝绸,但不准穿丝绸,农民允许穿丝绸,但没钱买,这就是朱元璋这个叫花子的奸诈。

那时商人都很富有,也很聪明,你不让我们穿丝绸戴金银,我们把文化玩进壶里总可以吧?紫砂壶就这样达到兴盛期。

于是涌现了供春、董翰、赵梁、时大彬、徐友泉、惠孟臣等制壶名家。紫泥经他们的手制成壶,又何止是黄金价?


再说现代的吧,顾景舟是上个世纪最牛的制壶师,他的一把不到500克的壶拍卖到1400多万元,平均毎克达2.8万元。


而这个世纪章燕明制的一把《中华大鼎》,朋友卖了8.6万元, 201克,平均每克427.8元,显然价高于黄金。

10多年前章燕明制作的那把在网上争论的世界最小壶,重0.55克,有人岀价10万要买走此壶,章燕明不肯卖,所以我们去章燕明艺术馆还可以欣赏到这奇特的珍品


0.55克10万元,一克泥土多少钱?18万元。当然,你会说这哪是泥土,这是艺术珍品。


但是如果你拿这0.55克的壶给偏远山村给老农看,说卖给他100元钱,他肯定不要,这个是小玩具又不能泡茶。

就是你把那1400多万的顾景舟的壶,卖1万元给他也不会要。

如果你说此壶价值1400多元,你别把他吓倒了,1400万,乡下娶个媳妇彩礼才18.8万元,村里可娶多少个媳妇?自建一幢小洋房也才30多万元,可建40多幢小洋房。

说这样一把泥巴壶卖1400多万元,他们打死也不会相信。


这就是泥土与黄金在大众中的视角与价值,也是富人与穷人消费观的差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