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绅金庸之父查树勋

(2018-11-01 10:59:46)

乡绅金庸之父查树勋

/洪巧俊

金庸走了,带不走靖哥哥,带不走他曾经的那段家难史。

金庸不姓金,姓查,在那土改镇反的年代,他家的查字加上了三点水,姓“渣"。那个时候地富反坏右家庭的人,人家都是当人渣看待的。

金庸家土改前应姓金,光土地就有3600亩,这么多土地相当于多少金子,查家还有钱庄。

金庸原名叫查良镛,他的父亲查树勋是那个时代非常开明的乡绅。这得益于他读书多,他是震旦大学的毕业生,有知识,有良知。有资料载,查氏的义庄办理赡赈业务,周济宗亲,兴办教育。查氏将1000亩水田充当本族义田,这些义田是上好良田,旱涝保收。扣除赋税及损耗,一般每年可收租谷3500石,将其变卖成银元,再由管理人员买米,按月发给族人。每到秋收,查树勋视年成好坏,给佃农减租或免租。他还从义庄拿出一笔钱,兴办了龙头阁小学,作为龙山学堂的分部,孩子们均免费入学。他还周济穷人孩子读书,比如本镇金竺庄有个穷秀才的儿子杨德举考取了震旦大学,穷秀才乐极生悲,激动之下竟然心脏病发作死亡。查树勋听说后,带着管家前往,买了一副上好棺材,从查氏田地中划出一方换来墓地,择日安葬了杨秀才,费用从义庄支付。几日后,他又让人送给杨德举一笔钱,作为其学费。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善心,用当今语来说,他是个振兴乡村,谋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乡贤。在那个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中。却咔嚓枪毙了。

当然,那个运动中不止一个查树勋这样,是千万个类似于查树勋这样的人被咔嚓了。

可以说,乡绅就是这个时期彻底消灭的。

虽然查树勋一生积德,年年资助穷人,与乡亲关系好,没有一个控诉他,但还是把他枪毙了。金庸的继母顾秀英强忍悲痛去收尸,连夜掩理,不敢放声大哭,连坟也不敢留。这个曾经是查家的丫环,却因为续弦成了地主婆,挨批斗也就在所难免,还遭受过三天三夜的毒打,那时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把这些孩子养大成人。

尽管顾秀英申诉说他丈夫是无辜的,为丈夫奔走多年,但就是她跑烂十双鞋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如果查树勋没有金庸这个有大出息的儿子,如果邓小平在1981718日没会见过金庸,查树勋还不是含冤而死,而得不到平反。1985723日海宁县人民法院就查树勋重判案的《刑事判决书》云:“原判认定查树勋在解放后抗粮不交,窝藏士匪,图谋杀害干部以及造谣破坏等罪行,均失实。至于藏匿枪支一节,情节上与原判的认定有很大出入。本庭认为,原判认定查树勋不法地主罪的事实不能成立,判处查树勋死刑属错杀。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判决如下:撤销海宁县人民法庭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六日第134号刑事判决,宣告查树勋无罪。”

试问那与查树勋同时代被镇压的那么多人,有几人得到平反?

可见平反也要后代有大的出息,能出掷地有声的人。

巧哥奶奶的小弟,与金庸应是同时代的人,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就因为是出生在地主家庭,有过一些言论,而被打成反革命,被判刑十年。由于始终不认罪,后被加刑,折磨得精神分裂。出狱后仍然坚持申诉十多年,直到死也没有得到平反。

不过巧哥想,查良镛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1948年移居了香港,如果仍留在大陆,他这个地主崽子,写了那么多反动言论,不知能不能活到今天?还如此长寿,享年94岁。就连文化旗手鲁迅先生,那位伟人也说过,假如鲁迅还活着,要么在牢狱里度过余生,要么闭上嘴。

可以说,当年金庸如果没去香港,就只有老老实实的查良镛,而没有大鸣大放大写的金庸。当然,也就没有《明报》,更难有《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侠客行》这些脍炙人口的武打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