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团进入打车市场,难道不是自毁“长城”?

(2018-01-26 13:27:25)

美团进入打车市场,难道不是自毁“长城”?

美团进入打车市场,难道不是自毁“长城”?

洪巧俊〔微信公众号ID:hqj1578〕 

如果你问我出行打车,是叫滴滴,还是美团?毫无疑问是叫滴滴。有句俗话叫习惯成自然,滴滴打车用了几年,习惯了。另外,在滴滴上约车,司机素质相对高些,一直以来顺心称意。当然,叫外卖我也习惯于美团了。

说起这个话题,是近日来,人们对美团进入打车市场的忧虑,美团进入打车市场,门槛放低,司机和安全问题会不会回到从前?这也是美团进入打车市场成为舆论焦点的重要之因。

要不美团打车也不会接连被约谈。先是被北京市交通委约谈,称其没有网约车运营资质。北京的事件还没解决好,又被上海交通委来约谈。报道称,此次上海市交通委对美团打车提出了以下要求:一、上海市网约车服务必须依法合规,所有注册车辆和人员必须获得本市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二、美团打车在本市营运,必须将注册车辆及人员相关数据接入行业监管平台。三、美团打车不得以低价竞争的方式扰乱本市网约车市场。四、美团打车确保稳定,尤其是行业稳定。我觉得这四条都比较合理,约车已经进入了一个安全有序的市场,不能因为美团刚进入市场就以低价竞争而破坏这个安全有序的市场,过去就是因为没有设置门槛,对司机没有约束条件,才出现了种种问题,以及多起命案。

有网友吐槽,“为什么滴滴当初可以使用低价手段来进入网约车市场,现在不允许美团这样做呢?”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任何一个新兴的产业刚开始都有可能是泥沙俱下、参差不齐,没规矩、没准则,而一旦市场发展起来了,该产业也成熟了,那么就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有规矩和准则了,同时还会增高门槛,因为人们对该产业的要求与期待高了。

很显然,美团对出行的加入,再次燃起出行领域的战火。宣战没错,但要在当今的起点线上竞争,而不是放低门槛,损害现有的安全有序的市场秩序。挑出对方的不足,说出当前的问题也没有错。问题是今天的打车难、打车贵、司乘体验差,是所谓的滴滴垄断造成的?美团进入打车市场就能改变?我看未必。

还有人认为,司机端对于滴滴最大的抱怨应该是20%的分成。然而,滴滴并没有强制任何一个司机在滴滴平台上接单,既然觉得滴滴的抽成不合理,司机随时可以去其他平台,为什么还非要开滴滴呢?

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去掉了抽成,司机在滴滴上的收入也要高于其它平台。另外,对于这部分抽成,滴滴基本将其消化到了各项成本中,比如,早晚高峰、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对司机的奖励,日常发给乘客的减免券以及拼车折扣等,据了解,这一部分基本上占据了抽成中的四分之三。这还不包括日常产生的空驶补偿费、乘客不付款带来的平台坏账以及日常救助等。

客观地讲,美团外卖口碑不错,但是在用户打车和外卖如何做到结合还是问题。美团进入打车市场,能不能让司机赚到钱是根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到安全和舒适的用户体验才能杀出重围。叫外卖之余能继续让用户叫车,需要培养用户。此前南宁市曾经推出一款摩的服务软件,但是很快被叫停,运营资质和人员审核都成问题,美团会不会重陷覆辙?

我说,美团进入打车市场,用这种手段打击竞争对手,是自毁“长城”。你现在用这种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后来者是不是也用同样的手段攻击你。再说,如果美团进入打车市场,放低门槛,不能提高服务质量,所有注册车辆及人员相关数据不能接入行业监管平台,之前出现的问题,尤其安全问题就难以解决。如果美团在打车市场上负面多,毫无疑义会损害到美团的声誉,波及到外卖,这难道还不是在自毁“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