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胖子再牛,也牛不过央企
(2017-06-26 17:43:48)刘胖子再牛,也牛不过央企
洪巧俊
这几天有个胖子刷屏,火爆得不得了,评论是铺天盖地,由此产生的公号十万+不知有多少。
胖子姓刘,名叫国梁。
还真是个国家的栋梁,奥运冠军,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胖子最有幽默感的笑话是有记者问“胖子看起来不懂球”?幽默回答赢掌声,刘胖子真不懂球?
胖子在世界乒乓球舞台上那绝对是牛,但再牛,也牛不过体育总局,说让你干你就有干,说不让你干,只要一张纸的任免。
不过刘胖子还是牛,这种牛不知能牛过《18家央企弄虚作假 平白多出2000亿收入》这条新闻么?
今天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说,6月23日,审计署披露了对20家央企的审计情况,其中18家采取虚构业务、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调节报表等方式,近年累计虚增收入2001.6亿元、利润202.95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利润的0.8%、1.7%。
为什么这些央企要弄虚作假?国资改革专家祝波善分析称,虚增收入与业务考核目标的完成密切相关,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员工收入情况,以及经营层的收入和职位。
祝波善一语道破了这18家央企为何要弄虚作假,那就是造假增加个人收入,说到底就是在想方设法把国家的钱私分到自己的口袋里,这应是变相的腐败,且这种腐败数额之大往往惊人。员工从中可能多占一二万,那么高层就可能是几十万,一些央企高层的年薪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钱是国家的,“崽花爷钱不心疼”,能多发就多发,不好发,就变着戏法,弄虚作假也要发。
审计20家央企就有18家弄虚作假,达到九成,可见央企的造假是多么普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违规开展购销,报道说至少有5家央企通过此法扮靓业绩,收入“水分”总计达到206.7亿元。例如:2015年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所属中钢钢铁公司等2家公司违规开展购销业务,虚增收入3亿元、成本2.87亿元。2015年,东风汽车公司所属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当年收入3.99亿元、成本3.4亿元,多计利润5894.54万元;所属神龙公司提前确认销售收入2.27亿元,结转成本2.17亿元。2013~2014年,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广东韶钢国贸贸易有限公司违规开展货物购销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多计利润30.16万元……在抽查的20户央企的155项境外业务,有61项形成风险384.91亿元。
央企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6月1日审计署发布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15户中央企业财务收支等审计结果表明,央企就存在着重大投资失误、违规招投标、少缴税款、少计利润、乱发福利、违规用地等问题,其中工行违规放贷超百亿,武钢违规发福利3000多万,中国电科花3.81亿为职工买房等。
说到央企,人们总是绕不过中石油、中石化这两个巨头。我曾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样的不要脸的。一边是国际油价大幅下滑,一边是叫“我们也亏大了”,还挟“亏损”以令提价;一边吃着国家巨额补贴,一边却是奢靡浪费得惊人;这就是中石油!
中央纪委通报,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中海油董事长杨华这三位省部级干部因“多次公款吃喝,提供高档酒水和香烟”等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并未报国资委审批的情况下违规购买北京金湖度假村,共花费公款9.497亿元”。( 2016年6月28日中国网)
奢侈似乎总是与中石化有缘,比如媒体曝光的1200万元天价吊灯,2.4亿元奢华装修等等,中石化的“天价”事件,国人听得多了,也就是见怪不怪。
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先唱“亏损”,这样成品油价就不能降或少降,到了年终要唱“政绩”,就能实现净利润多少多少亿。
央企是囯企,国企的性质,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所谓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质就是企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这个“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人民分红了吗?让利于人民了吗?而是他们在想法设法掏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自己的腰包。
盈利是企业的功劳,亏了可提高价格或财政补贴,高薪酬、高福利心安理得;业绩不佳,为高薪酬、高福利就弄虚作假。
刘胖子的牛那是靠实绩,靠参赛打出来。审计署告诉我们的,这18家央企的牛原来是通过弄虚作假,弄成一个个假胖子。这些假胖子又是如何处理的?
读者先生看到这里,当然也就知道谁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