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鹰潭团市委里的故事多 且有传奇性

(2016-07-21 00:17:37)

鹰潭团市委里的故事多 且有传奇性

 

本月18日,鹰潭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公示了贵溪、余江、月湖三地的党政“一把手”,鹰潭有家自媒体的标题是“鹰潭前后两任团市委书记获重用”,该微信公众号着重对这两任团市委书记进行了介绍:周谷城20143月任共青团鹰潭市委书记,1978年生,拟提名为贵溪市长人选;苏建军20157月任共青团鹰潭市委书记,1981年生,拟提名为余江县长人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经过多个重要岗位历练。这是对年轻干部的历练,说明鹰潭市委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从鹰潭多位从政朋友中获悉,这两位获重用的年轻人口碑都不错,他们说年轻有为。苏建军今年35岁,的确年轻,但之前曾任余江县长的孙鑫还要年轻,2011年任余江县县长时才33岁,如今官至团省委副书记。在余江官声不错,口碑也好。

这是题外话。今天要讲的是鹰潭团市委里的另类故事。

鹰潭市是19837月升格为地级市的,历史不悠久,只有33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有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有的还有传奇性,由于故事多,这里挑选三个来讲。

先讲 徐楷先生的故事。徐楷很年轻,履历上是1980年生,他是201212月任鹰潭团市委书记的。如果没人举报,或许早就得到重用。

据新华网报道,8年时间,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就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还戴上了省政协委员的光环。经调查核实,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

为此,我在2014116日发表了《高官女婿造假“神提拔”的背后能量》。作为鹰潭人,这新闻早已不新了,因为我们对徐楷之事早有耳闻。导火索恰是2013年以来传遍网络的几封举报信。这些举报信列举了徐楷求学和升迁每个环节的疑点,指其将年龄由1978年改为1980年,并存在学术造假、违规获得博士学位的嫌疑。

其实举报徐楷,是201212月他当选为鹰潭团市委书记之后,有人便在网上举报,不少在外地工作的鹰潭人都在围观。记得我还曾在微博上转载了举报徐楷的举报信,并写道:平民子女上升的渠道为何淤塞,因为权贵的子女挤兑而堵塞。徐楷的捷径也提供了一条路径:“附凤上升”。当时一北京媒体记者也很关注徐楷造假,违规任用问题,他还跑得景德镇调查,事后还跟我说有“戏”了。

8年时间,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当然也不是徐楷有这个本领,而是他身后的“泰山”(鹰潭有叫岳父于泰山一说)。他的岳父许爱民是景德镇市委书记,后为省政协副主席。

据组织部门的一份材料显示,20056月,徐楷从南昌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随后被江西省委组织部录用为选调生,安排到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洪源镇担任副镇长、党委委员,取得公务员身份。13个月后,又从副科级提升为主任科员。2008年底徐楷任景德镇人事局职称科科长。20091月,又通过公推竞选担任安徽省合肥市团市委副书记。通过档案造假,徐楷获得2008年安徽合肥面向全国公选团市委书记的参选资格。不到两年后,徐楷又从安徽调回江西鹰潭市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同时挂职担任贵溪市委副书记。201211月,调任共青团鹰潭市委党组书记,当年12月当选为鹰潭团市委书记。如此跨省、多岗位频繁调动,没有身后力量,又几人能做到?

2015116我发表了《许爱民“一家四政协”何此是无良无耻》,一家四口,全是政协委员。

有人说,徐楷成也岳父,败也岳父。这是因为我们总有一种错觉,是因为他有一位高官的岳父,他才得以“神提拔”、“神重用”。比如合肥市的“神重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当了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当地领导能说没有责任?比如鹰潭市的“神提拔”,组织部门又是如何考核的?难道领导在研究决定时,不觉得这是很荒唐的事吗?如果不在这里深层次找出违规之因,追查相关人的责任,又怎能遏制类似的现象?

20152月,许爱民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徐楷也因涉嫌违纪而被免职,但对“神提拔”、“神重用”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却是“罚酒三杯”。

第二个故事是“我们都粘了市委书记儿媳的光”。

一些厅处级干部谈到自己仕途时,至今还会说:“我们都粘了市委书记儿媳的光。”据说那是1996年下半年,鹰潭拿出了一批副处级领导岗位在全市公选,选拔的人员年龄有限制,但职务是副科级或中级职称就行,还规定进入面试者,没有选上副处的,都要安排正科职务。这次团市委是公选两名副书记,而市委书记的儿媳选的就是团市委,她19971月任共青团鹰潭市委副书记。这年初,一批年轻干部就这样走上了副处级、正科级领导岗位。我有一位远亲,他连股级干部都不是,但有中级职称,考市直一副职,笔试面试总成绩排第三,却当上了正科级干部,那时才20多岁。我的同学当时是副科,他考了第一,任某单位的副局长,后公选又考取了省一单位的副厅。从这位市委书记的儿媳履历来看,之前并没有担任过科级干部。不过鹰潭人对她的口碑还是不错,说她有才华。

第三个故事是“坐直升飞机”。

鹰潭市是19837月升格为地级市后,升格之后,市委、政府机关、市直各单位有大量的领导岗位空着要提拔。据说当时市委书记曾在余江县当过主要领导,所以余江县的干部提拔了很多,有的单位被提空了。所以我说过,这是一场官僚加冕的狂宴。

当时有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余江出人才,贵溪出木材”。据一位老干部说,当时一位乡里的年轻干部,从乡里普通干部直接提拔于市团委副书记(这是不是坐直升飞机?),这位市委书记曾下放到乡村劳动,而年轻干部的父亲当村支书(以前叫大队书记),对这位下放的领导很照顾。这位年轻干部如今不年轻了,在处级干部上熬了二十多年,最终熬上了副厅。

一位领导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干部心中也有杆秤,如果一个领导离开了岗位,大家还说好,那就是真正的好。

要看洪巧俊更多精彩而犀利的文请关注洪巧俊微信公众号“hqj1578”,或扫下面的二维

 

 

 

http://sucimg.itc.cn/sblog/o223198bd1cda59b9e464b3ad741699a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