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亿打水漂当地官员的失责却不能打水漂
(2014-06-19 21:31:01)5.7亿打水漂当地官员的失责却不能打水漂
洪巧俊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 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2014年6月19日《东方早报》)
投资2.7亿的“文化景观长廊”,3年之后又动工拆迁,拆迁费却要3亿元,两项加起来就是5.7亿元,如此大手笔投资,如此花巨款拆迁,这真是“崽花爷钱不心疼”。一个投资2.7亿的工程,如此短命,那么当初规划、论证、报备、审批又是如何通过的?一个项目如果不进行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又怎能不打水漂?“短命工程”不是一句“对城市规划不够前瞻”就能敷衍过去的。
笔者在该县政府网站看到这条信息,今年4月7日,7辆两轮摩托车13人同时在河口县南溪农场场部吊桥上通行,忽发吊桥钢索断裂致桥面坍塌的事故,事故中除1辆1人骑摩托于事发时及时冲过桥面外,其余6辆摩托12人均掉入南溪河中。事故造成2人死亡,8人受伤。那么这个吊桥是不是“短命工程”?如果是,一个如此小的县何以有这么多“短命工程”?
河口县是一个仅10万人口的小县,农村人口占70%左右,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2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0元。5.7亿元打水漂,也就是说全县农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都打了水漂,且还不够。如果用这笔线投在医保上,老百姓就不再病不起。全民医保要多少钱,资料显示, 2003年农村居民医疗总支出893.2亿元,意味着7.7亿农民平均每人支出116元。河口县农业人口7万,如果平均每人支出116元,也才812万元。有5.7亿的钱打水漂,却没有钱为老百姓投资医保。这样的民心工程虽然投资不到千万元,但他们却不愿投资,宁可让5.7亿打水漂。当然这样的“文化景观长廊”不出问题,显然就是他们的 “政绩工程”。
其实这样的“短命工程”已是屡见不鲜,比如重庆一投资千万元新修的殡仪馆没用过就废弃,成都市投资数十亿元三年两次打造“非遗公园”,北京一体育馆刚装修一新就要被拆除……频繁出现“短命工程”,除了浪费的巨额社会财富令人震惊,其折射的深层次问题也发人深省,那就是没有看到官员为此承担责任。不是说“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吗?要遏制“短命工程”的产生,就要有问责机制。对建设和拆除行为,应当实行决策终身追究制;对官员等决策失误导致的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为,应当用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进行追究其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