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潮州朱泥壶
漂洋过海的潮州朱泥壶
作品《玺印之魂》,制作:章燕明大师之子章海元,取名:洪巧俊
2012年11月16日的《潮州日报》网事版用大篇幅报道了《潮州手拉壶越洋入驻伦敦茶店》的新闻。报道说,今年年初,一位新浪“播客”发布了一段《潮州朱泥壶与中国工夫茶文化在伦敦》的全英文视频,该视频介绍的是伦敦市中心的一家特色茶店“Postcart Teas”。细心的潮州网友从该视频中发现,这家茶店中陈列着不少来自潮州的手拉坯朱泥茶壶!于是,该视频很快被转发上微博和本地论坛,并引发了网友们对潮州朱泥壶文化的热议。平日司空见惯的茶壶,竟然漂洋过海,进驻欧洲大都市,而且还由鹰钩鼻、蓝眼睛的外国主持人拿在手中,用一种陌生的语言介绍出来。这事儿对潮州网友来说,可是新鲜得很。这段视频是出自“中央电视台驻伦敦分部的导演Richard Bestic”。该店收藏的各式茶具中,一部分是由章燕明及其子章海元制作的手拉坯朱泥壶。镜头前,该主持人特地捏起陈列架上一个拇指大小的朱泥壶,向观众介绍起来:“这是世界上最小的茶壶之一。”在镜头里,还出现了另外数件不同造型的朱泥壶。记者刘宜洁采访了视频中的茶壶作者之一,枫溪手拉坯壶老字号“老安顺”的第五代传人、章燕明大师的儿子章海元。原来,章海元及其父亲章燕明大师的工作室,与Postcard Teas的合作并非一天两天。Postcard Teas现在的主人Tim,是一位足迹遍布印度、斯里兰卡、韩国、台湾、中国及日本的茶叶专家。他来到章氏父子的工作室参观,亲眼见到一坨朱泥在飞转的圆盘上华丽变身,这位外国友人惊叹不已。“他发现无论从制法还是泥质看,潮州朱泥壶与名声很大的宜兴紫砂壶都大有不同,很惊奇。”章海元说。于是Tim购买了一把最普通的成品朱泥壶带回国去。大约试用了半年后,大洋彼岸传来消息。Tim发现,用朱泥壶沏出的茶,香气更为特别,而且壶身也越“养”越靓。他希望可以订制一批朱泥壶作品,丰富自己在伦敦的茶店。充分了解Postcard Teas的情况后,章氏父子相信这家茶店可以成为朱泥茶壶文化在海外的一个推介窗口,便开始了与其长期的合作。现在,通过Tim,章氏父子每年大约在6月和12月,都会接到来自大洋彼岸的订单。就这样,Postcard Teas成为海外唯一一家出售章氏父子朱泥壶作品的茶店。“我们将茶壶交给Tim,目的是传播潮州手拉坯朱泥文化,进而传播潮文化。”章海元告诉刘宜洁记者,视频中主持人特别感兴趣的那把小茶壶名为“章氏微型壶”,这是一把体现技术难度的概念壶。另一套由小到大共10把的作品名为《西施竞艳十全壶》。而镜头里Tim与朋友身旁的一把提梁壶,则是章海元与父亲合作的最得意作品《鱼乐图》对壶中的一把,标价高达6240英磅。这套壶的特点是从壶柄、壶盖、壶钮、壶嘴、壶梁到壶肚,一切的构件都是手拉而成,是一对彻彻底底的“手拉”壶。
章燕明父子的壶收藏者比较多的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一带,澳大利亚一收藏者还专门从大洋彼岸来到他们家买壶收藏。法国(里昂)茶道协会会长北歌女士,曾对工夫茶专家陈香白先生说:“去年在里昂,承蒙先生惠赠章燕明父子的朱泥壶,自此爱不释手,每天必用它泡茶,并精心保养。”据介绍,北歌会长获赠中国的茶壶甚多,唯独钟爱这把壶,章燕明父子的壶艺及影响也就可见一斑。
摘自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人章燕明》
《花好月圆》,制作章燕明大师,取名洪巧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