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无为”的地震局我们还需不需要?
洪巧俊
自从汶川地震以来,地震局需不需要存在,一直是议论的话题。今年两会,被称为 “炮手代表”的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又将矛头指向了地震局:“既然地震无法预报,地震局存在的必要性何在?”他认为,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由此,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3月4日《新快报》)
朱列玉代表的建议却引来了网民的强烈共鸣,在网民的留言中几乎都是赞成撤销地震局的。“撤,确实没用,养了一群闲人。”“这是我所知道的最靠谱的建议。”“这个不支持不行,否则显得我不爱国!”……从留言可以看出,朱列玉代表的建议还真的代表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其实,撤销地震局的建议也不是现在才有,只不过是这几年人们显得更为热烈。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漏报和“文革”结束之后,1980年,顾功叙等5名地球物理等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就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撤销地震局。当时专家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地震预测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承任国家地震局党的领导小组组长的胡克实也赞成撤销地震局建议。后来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地震部门都没有做出任何预报,却宣称,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地震漏报是正常的。这个地震局的“正常”,却让公众更加失望,于是就有了这种共同的声音:撤销地震局!
去年5月,也引发了要不要地震局的议论。之因是“寻找幸福的猪”的网友在微博中称:“南昌市地震局大院内养若干条大狗,每晚11点必狂吠,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反应均无果。试问一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院内大规模养狗是否是为了预测地震?能否劝这些狗爷们为纳税人着想,晚上早点休息,别再吠了!”南昌市防震减灾局防震监测预报处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动物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南昌市防震减灾局养两三条狗是为了宏观的预测地震。如果地震来了,狗一定会狂吠。(2013年5月7日大江网)尽管地震部门如此说,但还是有人不相信狗能预测地震,说如果狗能预测到地震,还要地震局干什么?多养几只狗就行。的确如此,毕竟养狗的成本比养一个地震局的成本要低。南昌市防震减灾局是正处级单位,这样一个正处级单位,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招待费、公车消费等,一年又要多少纳税人的钱?地震部门虽然如此“碌碌无为”,但消耗公共财政的钱却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支出是24.1亿元,2011年是29.08亿元,2012年是31.09亿元,2013年则为40.86亿元,若再加上地方地震部门,全国每年用于地震局系统的资金又有多少?再说,国家地震局一年40亿元的预算,“只有12.8%真正地用在了地震预测与救援的事务上”,那么剩下的87.2%,34.88亿元用在了什么地方?从上到下设置那么多地震机构,占用那么多事业编,花费巨额的公共财政,换来的总不能老是“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这样的陈词滥调?!
地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大地震来时,山崩地摧,倾刻间,人间一切美好之物:财富,健康,生命灰飞烟灭.死伤之惨烈,往往胜过任何一场战争。如果地震局总说“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类似的话,地震局就缺失信心,这样缺失信心,又“无为”的部门,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再说,撤销一个国家地震局,一年就能节省公共财政40亿,如果把全国地震部门的经费投入到地震频发地带,帮助当地居民建造真正能抗8级以上的良心建筑,就能让那些身处地壳活跃地带的居民,像日本和台湾居民那样一样拥有安全感。还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官方地震局,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有没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耗费巨额公共财政的地震局还需不需要?如今“大部制改革”在路上,撤销或合并这样“碌碌无为”的地震部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是顺民意的事。
女秘书委身伺候省委领导: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