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土地就能给农民撬动巨量资本
洪巧俊
据国土部公布,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和合同成交价款分别为32.28万公顷和2.69万亿元,每亩的价格约为56万元,据此测算,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后,2.46亿亩的农村建设用地价格或高达130多万亿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如果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必将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给农村及相关产业带来无穷的想象力。( 2013年11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的确如此,激活土地这一农民最大的资产,必将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如果农村土地能流传,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不仅能实现城乡要素优化组合,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乡村生活,换来一片勃勃生机。
众所周知,对于激活农民土地,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步伐不大,主要是政策不明朗,犹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如农民的房产却不能抵押贷款,农田不能真正地流转,从而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市场交换,农民的财产权利就不能实现价值,也就没有增值的空间。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新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财产权利。提出了“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比之前笼统的提法“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相比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提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去掉了“逐步”两个字。别小看去掉“逐步”两个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逐步”就是“慢慢来”,有“逐步”两个字,地方官员基本上不用考虑这件事。就是没有这“逐步”两个字,他们能拖则拖,这是因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显然就会削减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利益。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地方政府就减少了土地财政,就是增加征税,政府受益的比例也只能是占小头。不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政府受益就一直是占大头。国家统计局和国土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最近几年,我国每年的土地成交额都在两三万亿元。有专家表示,从最近10年来看,地方政府所赚取的土地差价超过10万亿元。所以说,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也是地方官员最不希望看到的。毕竟地方政府普遍都面临财政短缺与地方债高悬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依靠卖地过日子。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给农村经济带来勃勃生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减少贫困人口,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我还没有专家分析估计的那样乐观,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是所有土地进入市场都很值钱。据国土部公布,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和合同成交价款分别为32.28万公顷和2.69万亿元,每亩的价格约为56万元,据此测算,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后,2.46亿亩的农村建设用地价格或高达130多万亿元。这些出让的土地大都在城市或城市郊区,而2.46亩的农村建设用地,相当一大部分却在偏远地区,不说卖56万元一亩,能卖10万元一亩也不错。很多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土地出让在几万元一亩。耕地流转也没有专家估算的那样乐观,每年将撬动1.3万亿元资金;耕地有肥沃之分,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水利设施条件等,在流传中都显得重要。但比起土地出让要优越得多,因为耕地只要适合大面积流转,其租金差别不会太悬殊,再说地方政府是极力支持土地流传的,因为做大合作社的模式土地流转,都是地方官员的政绩。而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他们的态度却恰恰相反。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没有专家估计的那么乐观,并不是不乐观,而是看到了农村未来的希望,因为农民高兴地看到中央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财产权利,这一权利,将激发他们创造更多财富,促进农村经济跨越性发展。
当然唤醒沉睡的土地,给农民撬动巨量资本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抓政策的落实,只有把中央惠农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才能真正实现。
女秘书委身伺候省委领导: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s/23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