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的惨烈悲剧能击破“高考神话”吗?
(2013-09-16 18:11:29)临川的惨烈悲剧能击破“高考神话”吗?
洪巧俊
江西临川被誉于“才子之乡”,这个“才子之乡”恢复高考后,却造就了“高考神话”。然而,一场惨烈的悲剧却在这里发生了。报道说,14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发生一起命案。该校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班主任孙某的严格管理,产生积怨,在办公室将其杀死。( 9月16日《钱江晚报》)
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一位80后的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就这样死在自己的学生刀下,丢下了未满周岁的女儿走了。这个以“管理严,教风良,学风好,校风优,质量高”的临川二中,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老师还能像过去那样严管学生吗?严是这个学校的管理特色,也是这所学校的神话。
在临川,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学生苦读、教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的四苦精神。学生苦读,高考考出高分;教师苦教,带来的是高分学生,奖金多,名气大;家长苦育,育出了考名牌的儿女,光宗耀祖,脸上有光;领导苦抓,不仅抓出成效,还抓出了经济,有了政绩好升迁。但问题是“四苦精神”,真正苦的是学生,他们拼命苦读,夜以继日,连双休日也在鏖战,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分数。但我们是否想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孩子还能像上个世代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那样能吃苦?如果仍然让学生那样苦读,孩子能经受住这种压力?
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当今的孩子吃苦精神不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越来越衰退。也正因为如此,
在临川,除了“高考神话”,还有“临川现象”,这种“现象”让临川的教育成了产业化。由于外地学生蜂拥而至,伴随着“留学”和“陪读”热的兴盛,也使得当地饮食、住宿、交通和教辅等行业一路蹿红。每年成千上万的外地中学生对这里趋之若鹜,不为别的,只为一圆自己的大学梦。我是江西人,常听家乡的人说,孩子一旦高考失败,经济好的家庭就会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复炉”,希望来年考上一所好大学。一位靠出租房屋谋生的妇女笑着说:“在临川,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和教育有关,只要搭得上教育一定发财。”而当地干部也说:“谁说只有大学才能赚钱?临川的中学最赚钱!”
这种“临川现象”又是如何造就的?毫无疑义是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因为这所学校考生的考分高,输送名牌大学生就多。在该校网上有这样的文字,应是最吸引眼球的:“输送少年班大学生29人,146人免试保送全国重点大学,90人录取北大、清华。”可以说,正是应试教育催生了临川这朵奇葩。“在临川,任何别的事都可以引发争论,唯独对教育没有争论。”无论是当地的政府官员,还是当地的老百姓都有这样声音。是的,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因为高考就是靠分数说话,只要能考出好成绩,管他用什么方法教都行。但是,面对学生杀老师,我看有必要争论一下,“高考神话”是不是“高考机器”?以管理严格著称的“模式”,何以被学生称为“地狱”?可以说,如果临川仍然沉迷在“高考神话”和“临川现象”中不能自拔,这种惨烈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令人深思的是,临川二中惨烈的悲剧能击破“高考神话”吗?
女秘书委身伺候省委领导: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