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时夫妻”: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3-06-26 11:01:32)

“临时夫妻”:想说爱你不容易

    •洪巧俊

对“临时夫妻”,我一直持保守的看法,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婚姻法。但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人告,也就没有去追究,如果司法部门要追究,恐怕还真的忙不过来,有媒体报道,这样的“临时夫妻”全国有10万多对。其实这还是保守的数字。

2004年,我家买了新房,帮我家装饰新房的师傅们来自湖南常德,负责的阿新说那位木工是他的表弟,他说对这位表弟很不理解,和一个比他大8岁的女人组成了临时家庭,那女人有丈夫和子女。他和这女人已经同居了7年,却始终不与这女人分开,也不去找对象。他爸妈在家里着急,人家与他一般年龄的人早做父亲了,可他连婚也没结。阿新劝了他多次,无后就是不孝,再说等老了,这个女人回老家了,你能跟她走吗?到那时你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后悔就来不及了。介绍姑娘给他,他连看都不看。女人不要她的钱,还帮他买衣服。那女人很爱他,但不能成为终生伴侣。

我听后只是笑笑,没有说一句话,但心里还是觉得这是不道德的,难道不会造成家庭的不和谐,影响社会稳定?对农村离婚现象的增多,我以前还归罪于“临时夫妻”。

改变“临时夫妻”的看法是今年端午节之后,同学从深圳带着他的“临时妻子”到我工作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旅游。端午节前,老同学说要来游玩,我说几个人,他说4个人,他2人,还有一位老乡2人。我问他,你妻子也来了?他却说,可以算妻子。这个“可以”,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和这位同学感情好,所以,他们的吃住游,我全包了,还陪同他们玩了两天。我问老同学,你觉得这样的“临时夫妻”好吗?他说,这有什么不好?我觉得这样很好,相互有个照顾。每个正常人都有生理需求,固定一个女人,总比找小姐好,至少不会得病。在珠江三角一带,“临时夫妻”早已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同学的临时妻子是他的同事,平时俩人都在一起,只是寒暑假,老同学的妻子带着女儿从老家过来,“临时妻子”也早搬出去住了;同学的妻子回江西了,临时妻子又回来了。那位老乡带来的女人,也是临时妻子,她告诉我,丈夫和儿子都在老家,而她在一所民办学校教书。

在陪同他们的两天里,我却始终在观察他们,他们其实与夫妻没有什么两样。每到一个景点,“夫妻”都要合影一下,如果你不知道他们是“临时”的,你会觉得他何是非常恩爱和幸福的夫妻。我这位同学由于有糖尿病,每次吃饭前,女人就会拿出茶杯,然后从包里掏出药片给他吃。那时游览中国第一牌坊街,老同学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他哥哥打来的,说他母亲病了,顿时他的眼光闪着泪花,女人立刻拿出纸巾给他,并轻言絮语地对他说了很多,我想这一定是温暖他的话语,要不然,老同学也不可能在痛苦中解脱不出那么快。

第二天晚上,我把老同学邀请到办公室,专门探讨“临时夫妻”问题,毕竟他是个“实践者”,身在其中。他说,“临时夫妻”出现的原因是更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反映,越是沿海开放城市,“临时夫妻”就越多,大家心知肚明,没有人说三道四。当然,这里流动人口多,陌生的面孔多,所以在这陌生的环境,使得原有的在熟人社会里的道德约束也就失效。他说,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他不认为“临时夫妻”会影响社会稳定,反而促进社会和谐。在他的周围,老婆不在同一座城市的,大多组织了“临时夫妻”,但几乎没有听到要离婚的。因为这样的“临时夫妻”,虽同住一个屋檐下、同睡一个床铺上,只是因为生理、心理和情理的需要,但金钱却是次要的,除了生活费用外,经济都相对独立。如果没有这种“临时夫妻”,那些民工就可能找小姐,一旦没有嫖资,就有可能出现强奸。

在城市有“临时夫妻”,在乡村“临时夫妻”同样存在,只不过乡村是熟人社会,相对少很多,更多的是多了隐秘的色彩,因为在熟人社会怕人家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临时夫妻”:想说爱你不容易!原因都知道这种结合毕竟是临时的,最终要劳燕分飞,各自回自己的家乡。当儿女大了,他们就会顾及脸面,不再同居了。我曾经采访过一对“临时夫妻”,他们同居了11年,当女的孩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愕然了。她在广东打工,儿子在浙江打工,远隔千里。儿子却突然跑到她租住的地方。儿子告诉我,他的女朋友怀孕7个月了,过几个月就要生了,请母亲回家以后照看孙子。尽管她对眼前的男人恋恋不舍,但抱孙子却是她的义务,所以她必须跟儿子回家乡,因为她深深地懂得,等她老了之后,赡养她的是眼前的儿子,死了,还得葬在家乡的那块土地上。

还好,小伙子理解母亲,或许他也是一个打工者。他对母亲的“临时丈夫”说;“叔叔,感谢您这么多年照顾我母亲。”说得那男人泪流满面。走的时候,男人拿了2000元钱给女人:“你从来没向我要过的钱,这点钱是给你添孙子的贺礼。”她拗不过男人,还是收下了。男人把母子送到了火车站,当列车徐徐开动时,女人掩面而泣,男人的眼眶里也闪动着泪花……记得一首民谣:“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如今的 “临时夫妻”更有这种沧桑感。

“临时夫妻”的最大特点是不换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不拆散原有家庭为道德底线,打工在外的男女或留守在家的男女与另一异性同居。他们或暗或明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应,以此来填补由于夫妻长期分居所带来的感情生活和性需求的缺位。前面的讲的一对“临时夫妻”,同居了11年,而当要回去抱孙子,她就决然地离开了与自己生活了11年的男人。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理智的。

新华网报道说,两人在打工城市一起生活,却互不问对方家庭情况,互不干涉经济,而且两人中至少有一方已有家室,妻子或者丈夫一般远在千里之外,不过他们努力不让家里的“那位”知道这个情况,定期问候并且寄钱回家。这是中国农民工群体中越来越多见的“临时夫妻”的复杂生活图景。这种特殊的“婚外情”在中国农民工集聚的沿海地区已很普遍,并形成群居效应,冲击着传统农村婚姻生态。我还是这样认为,面临“性饥渴”的农民工选择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比嫖娼之类的违法行为更安全和健康,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共同租房、开伙,经济更实惠。

    性的需求像吃饭穿衣一样,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保障农民工的“性需求”,既能体现人本关怀,也是“用工荒”语境下社会应做的工作。当然,解决“临时夫妻”的社会难题,要有治本之策。比如解决户籍问题,易地高考问题,夫妻房问题,实行农民工带薪探亲休假制度等;尤其是农民工输出地要为农民工创造在家乡打工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在家乡就业,夫妻不但不会分开,还能与父母孩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更加有利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女秘书宦海沉浮: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3481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