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裸、陈光标脱,全社会都一丝不挂了

“脱了,都脱了”,还要那块遮丑布干吗?
洪巧俊
陈列在厦大艺术学院展厅里的陈光标、干露露和莫言三尊裸体雕塑火了。三尊雕塑尺寸统一,高 120厘米,均由树脂制成。三尊雕像中,“莫言”顶着大肚腩,面容和蔼;“陈光标”手拿百元大钞,笑容灿烂;“干露露”身材姣好,脚踩粉红高跟鞋。在一旁的创作感言里,作者只写了几个字:“脱了,脱了,都脱了……”参观者大多很不淡定,各种质疑声也随之四起。”(5月30日《扬子晚报》)
很不淡定才是正常的,如果仅仅是干露露裸,我们或许不说什么,因为干露露就是一脱出名的,但是把慈善家陈光标和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同台一起脱”,就叫人难以淡定。也许有人说,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更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但再多元,再开放,也不能把丑看作是美。
如果这三尊裸体雕塑是放在创作室的私人空间,而不是放在厦大艺术学院展厅里,也没有什么可说。但放在一个公共的艺术空间里,人们显然会把它们当作艺术来欣赏,这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导向作用。雕塑的作者是一名叫孙德迎同学。他说,“我想表达的是,他们脱了,其实也和平常人没什么差别”。难道只有脱了才能显出没什么差别吗?名人也是人,其实在一个文明、公平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并无什么差别。
这是一个浮躁和媚俗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大学生难免有时方向迷失。但大学的老师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里讲的这句话,几乎成了教师职业的定义。王卫老师对这三尊裸体雕塑并没有认识到问题,他认为,孙德迎同学的创作是“在艺术上还原了名人作为一个‘人’的原本面貌,是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表达”。艺术也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如果艺术只是还原了一个 “人”的原本面貌,那就是倒退,古猿人也知道用树叶遮丑。脱了衣服,人的基本生理特征是都差不多,但是生活中的人毕竟都穿着衣服。如今夏天到了,这么炎热,王卫老师为何不天天裸体行走在大街上还原一个 “人”的原本面貌?有这样的老师,所以读了几年书的大学生也只能领悟到:“脱了,脱了,都脱了……” 虽然孙德迎同学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生,但我们不得不质疑大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厦门大学是不是连底线都丧失了?
王卫老师不应是干露露,厦门大学更不应该是干露露。干露露说过,其实我本来就是个挺单纯的女人,没有那么复杂。我既不坑爹,也不靠干爹,就靠一个妈,还是亲生的。我们母女俩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从刚懂一些文字的时候就一直挺喜欢一句话,“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家不要只看到外在,我的内在是很干净的,就像我的姓一样,“干净”的“干”。这个靠脱而名声大噪的女人说得多么干净,人家可是出污而不染。但是,这三尊裸体雕塑放在厦大艺术学院展厅里,却不知污染了多少大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干露露曾借用过这句话:“宁愿在舞台上脱光,也不在私底下被人扒光”。但在私底下扒光,你愿意那是你的自由,只要不违法,但你在舞台上脱光,在电视中脱光,污染的不仅仅是成年人,还有未成年人。
不过干露露是经得起骂的,因为骂并没有损害她什么,她还在骂声中声名鹊起,身价倍增,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病了。所以,干露露会如此狂言:“受得起多大的诋毁,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但是,莫言这个老夫子就可能受不了这种“脱”,而且还要和干露露一起“脱”,不知他和夫人经得起这刺激和震撼吗?
有人说,如今是裸疯胸涌年代,从兽兽到苏紫紫,再到因扮演《让子弹飞》中被强奸的“民女”赵铭,这个疯狂的世界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裸”所带来的既得利益。于是乎,各路奇侠纷纷上阵。这名叫孙德迎的同学会不会因裸名人雕塑而获益?也许有人说:雕塑可以裸,米隆的《掷铁饼者》是裸,但人家是以古希腊人体理想标准,象征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是一曲力量的颂歌;法尔科内的《浴女》也是裸,但他裸出了一首青春的赞美诗。而把陈光标、莫言和干露露放在一起“裸”,裸出的是意淫和人性的霉涩。有网友如此留言:“夜深人静时,三尊裸雕对话。莫言:当脱成为潮流时,应允许人家不脱。陈光标:露露开个价,我买了,捐给红十会。干露露:两位大爷,我还是处女呢!”当然还有更多露骨而下流的留言,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看出这裸体雕塑对社会带来的负能量有多大。
“脱了,脱了,都脱了……”还要那块遮丑布干吗?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的话说就是:“莫言脱了,全社会都羞耻了;陈光标裸了,全社会都一丝不挂了。”
女秘书宦海沉浮: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3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