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领俸薪种自家田的黄庆玖

(2013-05-23 22:59:57)

如何看待领俸薪种自家田的黄庆玖

洪巧俊

永州市零陵区畜牧局的副主任科员黄庆玫惹麻烦了,因为他的“出风头”招来了记者采访,领导批评他惹事,妻子怨他多事。原因是他有两个身份,一是公务员身份,二是拥有200多亩农田经营权的“种田大户”。( 2013年5月23人民网)

黄庆玖“带甲归田”,引非议,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仍然拿着国家财政、纳税人的钱,在做自家的事。当然,如果黄庆玖按照法定年龄退休了,不在位,他“解甲归田”,我们无可非议。问题是他仍然是公务员身份,且领着副科级的俸薪。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禁止领导干部经商,黄庆玖当过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却利用农田从事生产并获得利益,本质上跟公务员经商并没有区别。

其实这种现象,在基层并不少见,我的一位老乡从乡党委书记调到县局当副局长后,认为仕途无望,经营了几十亩果园;我的同事不当副科级干部后,去南昌一家媒体工作,至今拿着两份薪水;这就是当公务员的优越性。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竹立家教授说:在中国很多乡镇,有两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是一些基层公务员通过参股委托他人办公司、企业等经商活动来谋利;二是官员通过自己的亲属、妻子、儿女等办公司或经商谋取私利。这两种现象在县一级、地市级也不少,能谋利关键还是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公共资源。

如今黄庆玖已经决定不再种田了。他说,自己来自农村,考上大学不容易,是村里和父母的骄傲,如果因为种田丢了公务员的工作,会被村里人看成是“舍本逐末”的笑话。这不仅仅是让人笑话的问题,虽然种几百亩田,一年的纯利润是工资的几倍,但因为种田仍然是靠天吃饭,碰到灾害年也有可能是颗粒无收,亏大本。而公务员不存在这样的风险,旱涝保收,干得了干不了工资福利照拿,就是退休了,有这份工资也有个好晚景。

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对于“黄庆玖现象”,要一分为二来看待。“黄庆玖现象”出现多,之因是公务员闲职太多,在没有精简的前提下,这一批“提拔无望”的人放在单位反而弊多利少:一是增加单位的摩擦,他们大多是“老班子成员”,工作指挥不动,且常常拿些事儿让上级头痛,所以单位领导都希望他们去休息,或者鼓励他们去“单干”,这样做至少不会惹事;二是这些“老油条”工作大多吊儿郎当,不但没起到带头作用,反而会在单位起到不好的影响,他们离开了单位,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三是不上班,至少节约办公用费,水费、电费、招待费等,还可少派几次车。他们去种田种果树反而利多弊少,拿黄庆玫来说,他大学毕业,有知识,采用的科学种田,这给农民有了一个好的示范作用,他培育良种,多打粮食,也可说是为国家做了贡献。

解决“黄庆玖现象”,不是叫他们回单位,那么简单,而应是如何为臃肿的公务员队伍消肿。当前,很多基层单位设置的职位如鸡肋,不少成为摆设,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做,如果精简不能实行,这些人回单位不但是浪费人才,还可能是添乱。

女秘书宦海沉浮:上位

她是女县委书记的女秘书,职位搭配本没有任何悬念。

可是,接待省府重要官员的那一夜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官路本没有过多奢求的她,开始被推向了官场的快车道,从此步入了官路的“高铁”时代,披荆斩棘,一路疾驶……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23481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