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长告诉你越治理越污染的秘密
(2013-04-16 22:12:05)环保局长告诉你越治理越污染的秘密
洪巧俊
你知道环境污染越治理越污染的原因吗?环保局长们告诉你这个秘密。河南一位县环保局长透露说:“县环保局目前有157人,其中行政编制11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24人,剩下的133人均为自收自支人员。他们吃什么?只能吃‘排污费’。”而另外一位环保局长说:“污染企业咋成了我们的衣食来源,我们该保护环境呢,还是保护污染企业?”记者在中西部一些地区采访,一些县级环保局长表达困惑。( 4月16日《潇湘晨报》)
作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听了这些环保局长的话,不仅仅是困惑,而是感到十分震惊。当污染企业成了环保局的“衣食父母”时,他们将如何执法?他们吃的是“排污费”,企业不排污,环保人员就发不了工资,更不要说发福利。这样,他们还能去治污保护环境?
一个县环保局竟然有自收自支人员133人。不说庙小和尚多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只说说这133人需要多少“排污费”来养?众所周知,自收自支,是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也就说,这133人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都是从“排污费”中支出,而日常开支往往大于工资发放,因为公车消费、招待费、福利都在其中。如果平均每个人每年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需要10万元,那么就需要1330万元。一个县环保局有工作人员157人,这对于一个县级局来说应是个大局。10多年前,我在家乡县委机关工作,那时县环保局不到30人,如今队伍也庞大了。原因是环保局是福利好的执法单位,今天是某书记的弟弟来了,明天是某县长小姨子来了,于是这里就成了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姐夫二舅子的工作单位。当然,一个133人等着“排污费”养的环保局,显然不会阻止排污,而是巴不得企业多排污,排得越多收费就越多,收费与排污也成正比了。新华网曾报道,界首市环保局局长张凤轩介绍,从环保局收取的排污费中,按照75%返还给局里发工资。这个比例是多么诱惑人,环保局显然乐为多收“排污费”。治污成本往往高于交“排污费”,企业就不愿投资治污设施,而乐为交“排污费”,如今一些企业排污连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都不用,可以大胆地排污,就是污染滔天也不用担心,因为环保人员与他们是“共同体”,只要交钱,人家就尸位素餐,不监督,不对污染企业采取强硬措施进行整顿和关停。即使要查污染企业,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比如有人上访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比如有媒体监督。
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排污费应当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作他用。”很显然,“排污费”不能成为环保局的“人头费”。当污染企业成环保局的“衣食父母”,“排污费”成“人头费”,污染猖獗就依然。有资料显示,中国拥有5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绝大多数已经遭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侵害,包括长江在内的七大水系无一幸免。七大水系低于III类标准的水所占比例竟高达58.2%;而地下水90%遭受污染,60%遭受严重污染;实是触目惊心。这严峻的局面难道不与污染企业成环保局的“衣食父母”有关?当违法违规单位成了执法单位的“衣食父母”时,这个执法单位还能公正执法?还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显而易见,环保局吃“排污费”,自身不能“环保”,又怎能执法有力度、监控不疲软?
无性,也可以是夫妻(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
于是,最后一次缠绵,他疯狂地把种子种在她的地里……
看着她的婚车缓缓走远,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妈的,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从此,他和她分道扬镳。新婚之夜,她却发现丈夫是性无能……
再次相见,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她,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报道组组长……此后,她步步高升,直至县委书记。而他,却无法逃脱她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