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因公超速”是对法律少了敬畏
(2013-03-19 23:06:56)“因公超速”的背后是对法律少了敬畏
•洪巧俊
这是一个“超”的时代,官员最多的口头禅是“超速发展”,他们的工作也是“加速度”的,所以,一些官员就连在高速公路飙车也是“因公超速”。报道说,微博认证为“华藏寺高速交警”的官方消息称,在限速120公里的路段上抓拍到甘H00002牌照的越野车以194公里时速行驶,超速达61%,并同时公布了该车照片。武威市政府表示,超速车确系武威市政府某位副市长乘坐,之所以超速是“工作原因”,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3月19日人民网)
194公里时速行驶,副市长对车速“没感觉到”,在我看来,那是因为领导同志总有一种赶超的心理,工作“超速”惯了,要不风驰电掣般的车速咋就没有感觉?领导和咱们老百姓的心理素质就是不一样,我们开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时速从不敢超过120公里,原因是胆子小,怕开得太快容易出事故,再就是怕超速被交警扣分罚款。当然领导是不用开车的,有专门的司机,司机是经过挑选来的——技术过硬,那是因为要确保领导的生命安全。领导的司机是不怕扣分和罚款的,一个电话就可解决问题,罚款就是要交,也可全报销,人家不是说了是“因公超速”吗?
有什么大事值得这位副市长如火似燎,以时速194公里狂奔?武威市政府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日是北京来了一位领导,肯定是工作原因导致的超速。平时不可能开这么快。”北京来了一位什么领导要如此赶去?难道晚一点就会免你的职?如果晚一点会免职,为何不提前开车去?可见,来了领导不是超速的原因。如果北京来的领导知道副市长座驾超速是这个理由,我想心里会感到很不爽:你违法乱纪,难道还要我来背黑锅?
“因公超速”不是违法的理由。如果按照这个理由来推论,就可以繁衍出如因公吃喝,因公贪污、因公嫖赌等许多“因公违法”的逻辑来。“因公超速”是推诿责任的词,这个词也暴露出官员的不诚实,不敢面对错误,不知道知错就改,缺失自我反省的精神。疯狂超速,显然危害着公共安全,却“没感觉到”,那是目无法纪,是一种特权思维在作怪。“公”字不是合法的外衣,“因公”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挡箭牌。
有句话说得好,领导领导,就是起导向作用的人。“因公超速”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导向作用。这种“因公违法”的“时尚引领”,只会使官场的生态环境恶化。慕绥新在沈阳当市长时,可谓是沈阳“引领时尚”的顶尖人物,不仅用的杯子、皮包、手机是最时尚的,戴的手表也是伯爵名表,穿的衣服更是世界新潮的。他的一身世界名服,连见多识广的香港记者也咋舌不已。正因为有了这等人的“引领”,这个地方的官员曾“前腐后继”,一窝一串地走进了犯罪的泥潭。因此,别小看了“因公违法”。
如今有些人把飙车当作一种时尚,一些领导干部也有这种爱好。时尚确实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诱惑。但领导干部的身份与职责毕竟不同于普通民众,应该时时刻刻抗拒得住这种诱惑,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网友说得好,“因公超速”虽事小,依法治国却事大。只有领导干部摒弃特权思维,自觉遵纪守法,引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总理李克强语)这个时尚,才会多想如何为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攀比的是提高办事效率、多为群众办实事。这样的引领,显然会给社会注入一股新风,群众也会拍手称道。
无性,也可以是夫妻(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
那天,她走进他简陋的宿舍,对他说:“我要结婚了!”
于是,最后一次缠绵,他疯狂地把种子种在她的地里……
看着她的婚车缓缓走远,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妈的,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从此,他和她分道扬镳。新婚之夜,她却发现丈夫是性无能……
再次相见,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她,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报道组组长……此后,她步步高升,直至县委书记。而他,却无法逃脱她的掌控……
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8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