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后国家将花大钱鼓励多生育

(2012-03-11 11:31:02)
标签:

杂谈

20年后国家将花大钱鼓励多生育

——适龄学童锐减背后的中国危机

         洪巧俊

    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没有松动,可以说,20年后,国家将要花大钱来鼓励公民多生育。如果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机,就应该尽快地放开计划生育。

 

    去西坑村,村妇女主任张耀卿告诉我们,西坑村委会有三个自然村:西坑、张厝阁、乌树埔,三村共1000多人,留守的仍有300多人。村里没有学校,只有3个孩子去邻村读小学。

    这几年我常下乡,其中比较关注的是人口问题。到一些学校调查,发现适龄学童是年年递减,有的学校从数年前的一百多人减少到几十人,有的学校由于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剩下不到10人,不得不并校。而并校后,孩子路程远,就要坐车,这也是这几年校车频频出事的原因。

我回江西老家时,去了多个乡村小学,老师们都说适龄学童在不断减少,显然学校的生源就减少。以前,我认为乡村小学适龄学童减少,可能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加上一些家庭条件好的,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了。后来我发现村里去城里读书的一年也就三四人,而减少的适龄学童在10多人,去其他村调查,几乎差不多,与10年前相比有的减半,有的减了七成。大叔告诉我,堂弟的儿子都7岁了,叫他再生一胎,就是不肯再生。村里这样的年轻人不少。其实适龄学童锐减,不是一个地方的现象,在中国乡村和城市都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今乡村青年不认为“多子多福”,而是觉得多子负担重,不愿多生,这与他们的父母观念大多相反。

潮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谢锦澍,多年前从事教育工作,并担任过潮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他在2010年春节后也做过适龄学童的调查。他的调查是从村开始的,然后到镇、县、再到市,结果发现情况都是一样,整个潮州市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字比9年前几乎少了一半。比如江东镇,小学一年级学生2000年为1384人,2009555人;潮安县2000年有一年级学生20462人,200911794人;潮州市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从200050402人减少到2009年的27776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龄学童仍在不断减少。因生源锐减,倒逼学校逐渐放宽入学年龄,以前适龄儿童7周岁入学,现在过渡到6周岁入学,提前拉下了一个年龄阶段儿童入学。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育工作者,他首先想到的是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担忧的是本地人力资源的萎缩。而我想到的是这种学龄儿童数字的大变化,显然会导致未来人口结构的大变化,潜伏着危机。潮州市常住人口260万,2009年的适龄学童只有27776人。以适龄学童的数字,其实就可以推算到生育的数据。

以适龄学童来分析人口出生率,比较靠谱。不管是计划内生的孩子,还是计划外生育的孩子,都必须读书,实行义务教育这么多年,当今连小学也不读的孩子,几乎没有,除非有特殊之因,比如生疾病,残疾无条件上学等。我对中国人口13.54亿的数据持怀疑态度,从适龄学童锐减分析来看,中国人口负增长已提前到来。如今许多人口是重复统计。

我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在农村有户口,分着责任田,同时在城镇也有户口。至于出生人口虚高,易富贤先生发表在《经济观察报》的《中国人口逼近负增长》很能说明问题。他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数据看,中国人口已经接近负增长。联合国2008年的低方案认为,中国人口在2023年达到14亿的顶峰之后开始负增长。但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联合国的低方案预测过于乐观。联合国认为,中国1995-2010年的生育率稳定在1.82010年总人口为13.54亿。这次人口普查显示,1995年之后中国的生育率只有1.3-1.42010年总人口只有13.379亿。因此中国人口负增长时间可能还要提前,高峰人口不可能达到14亿。他还说,1990年之前的国家统计公报中,每年的出生人口与历年人口普查基本一致。但在1991年之后,由于不相信已经出现的低生育率,他们将1991年到1995年出生人口(2000年普查59岁人口为9015万)上浮18.6%,变成1亿0694万);将1996年到2005年出生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1%抽样调查显示为1亿3744万)上浮29.6%,变成1亿7810万。历年统计公报显示,1996-2010年共出生2亿5805万人。根据生命表,平均每年死亡0.22%,到2010年的时候还应剩下2亿5387万人。但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0-14岁人口(1996-2010年出生)只有2亿2246万人,说明统计公报每年出生人口虚高了14.12%。如果将统计公报的1991年到2010年出生人口下调14.12%,可见,中国年增人口从1987年开始几乎直线减少,从1987年的1801万下降到现在的400多万。由于老年人口的剧增,每年死亡人口在快速增加。从1950年代直到1991年,除了少数几年外,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或以上。但有生就有死,等到19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口到了老年,每年的死亡人口将激增,达到现在的两三倍。中国将出现一个几十年的人口“泄洪”期,每年净减少一千多万人!(201156日《经济观察报》)

    当人口一旦开始减少,负增长的惯性也将导致人口减少势不可挡。中国至今还没有意识到人口潜伏的危机,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早就应该放开计划生育,让一对夫妇可生二胎。由于计划生育还是“一票否决”,地方政府把计划生育仍然当做是头等大事来抓。计划生育挂黄牌,不能提拔,不能交流,甚至有免职的可能。加上许多农村青年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许多农村青年有条件生二胎,也只生一胎,从而造成适龄学童锐减的现象。零点公司调查显示,在城市中,目前只有1个孩子的居民中有56.4%表示希望有两个孩子,实际上这些居民年龄偏大。而在目前未生育的相对年轻居民中,表示希望生两个孩子的比例还更低,仅为43.2%,再加上现实因素的制约,实际生育两个子女的比例会更低。

     从出生的人口结构来看,15年后自然死亡将迎来高峰期,每年的死亡人数在1500万以上。20年以后将出现每年2500万死亡人数的高峰。到时每年减少人口一千万以上。

    再过20年,也就是2032年,1972年出生的就是60岁,而1952年至1972年,这20年间出生的人数是43230万人,到2032年这些人是6080岁的老人。20年以后,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5亿,如果女的55岁退休依然不变,养老的人更多,至少增加7000万人以上(50岁退休的女职工)。那么,养老的人数就可能超6亿。而从2012年出生的到2032年出生的人,20年后绝大多数人没有参加工作,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如果还维持当今的计划生育)2亿多。20年以后中国有一半人需要养老,这样的老年社会,国家还有活力吗?另外还有2012年至2032年出生的2亿多人,是要消费却不能创造财富的人。

    国家间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人口是民族与国家力量的源泉与实力的载体,生育孕育着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人口减少不可能是所有年龄组人口均匀减少,而是从最年轻的年龄组开始,一批出生人数比一批少。在人口减少的同时,人口老化将加速,国力和生活水平都将下降。日本就是一个例子,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人均购买力超过美国;但由于老年化,现在日本人均购买力比美国少了1/3

    如果从适龄学童来分析中国人口,会发现中国人口负增长早已提前。我们还不能忽视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不育症增多;观念的变化,生活的压力,已使更多的年轻人不愿多生。如果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没有松动,可以说,20年后,国家将要花大价钱来鼓励公民多生育。

到那时候,国家花钱鼓励公民生育,人们也可能不愿多生。

 无性,也可以是夫妻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

 

   那天,她走进他简陋的宿舍,对他说:“我要结婚了!”

于是,最后一次缠绵,他疯狂地把种子种在她的地里……

看着她的婚车缓缓走远,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妈的,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从此,他和她分道扬镳。新婚之夜,她却发现丈夫是性无能……

再次相见,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她,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报道组组长……此后,她步步高升,直至县委书记。而他,却无法逃脱她的掌控……

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