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款吃喝3000亿”《人民日报》终定音

(2012-02-07 21:22:33)
标签:

杂谈

“公款吃喝3000亿”《人民日报》终定音

    •洪巧俊 

    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一张嘴?27日《人民日报》报道说,相关部门对于公款吃喝消费的规定越来越细,但言之谆谆,听之藐藐,吃喝之风却有日趋泛滥、蔓延之势。中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令人痛心。

    关于“三公”费用,一直被诟病。早有学者推测,全国每年公费接待3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如今公款吃喝之风,的确是登峰造极。至于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一张嘴?这样的话题是老生常谈,总结起来就是权力腐败,缺失公开透明;财务制度的缺陷;责任追究等细节性规定少,缺乏可操作性;对公款吃喝很少纳入刑法范围,所以公款吃喝者无所顾忌。这些都是公款吃喝的重要原因。说来说去就这么多,也没有什么新意。所以笔者感兴趣的是公款吃喝3000亿元是不是可以以《人民日报》刊登的数据一锤定音?

   全国公款吃喝3000亿元这个数字,曾引起多次争议,早在2008年之前,就有“三公”三个3000亿之说。但这一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寻寰中,否认中国各级党政部门每年公款吃喝消耗掉3000亿元的说法,他认为该数据有夸大性,但他亦坦言政府接待的开支确实不小。(20080620日《新民晚报)如今《人民日报》说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也就是说三年上升了1000亿元的吃喝公款。2005年离2008年已经过了3年,可见到2008年全国公款吃喝就不止3000亿元。今年是2012年,离2005年又过去6年,这6年又上升了多少公款吃喝?有人说是6000亿,这个数学夸大了,还是缩小了呢?

数字准不准确,并非首要问题,社会关注三公经费,主要是关心政府运行费用的情况到底如何。这反映了社会的一种诉求:要求政府在自身运行费用情况方面提高透明度。问题至今“三公”费用大多政府部门既没公开,又不透明。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是一头雾水。一些公布了,也只是花了多少钱,至于怎么花的,吃喝的用途,招待什么人是不公开的,这显然没有透明,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吃喝经费公布到什么程度,至少要有一个说法,要有个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这样公布出来的信息更有权威性,透明度也更高。

近一年来,《人民日报》“变脸”给读者带来了惊喜,尤其是多篇评论一改党报的沉闷与呆滞,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有评论说,这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式,不再是事事都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提出要求,而是不时的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对政府提出规劝,要求希望政府放弃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尽可能的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及时回应公众质疑,正确对待社情民意。无怪乎有人说《人民日报》终于开始回归人民性了。的确,政权的合法性程度取决于多数公民对政权的认可程度,公信力吃紧和大量流失终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一度让作为喉舌的媒体陷入尴尬境地,或主动或被动地配合政府的行为,使大多数官方媒体丧失了自我的客观公允地位,媒体的诚信度也随着政府公信力的急剧流失而流失。《人民日报》把全国公款吃喝数字公开出来,事实是挽回流失的公信力,更是务实的表现。

《人民日报》把全国3000亿公款吃喝亮出来,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也是全国第一大报,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她的特色是权威、严肃、及时、准确。因此说,全国公款吃喝3000亿应是准确的数字,可以一锤定音

无性,也可以是夫妻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

   那天,她走进他简陋的宿舍,对他说:“我要结婚了!”

于是,最后一次缠绵,他疯狂地把种子种在她的地里……

看着她的婚车缓缓走远,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妈的,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从此,他和她分道扬镳。新婚之夜,她却发现丈夫是性无能……

再次相见,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她,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报道组组长……此后,她步步高升,直至县委书记。而他,却无法逃脱她的掌控……

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8830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