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子女咋就赡养不起一个父亲?

标签:
杂谈 |
•洪巧俊
重庆一名84岁的老人有6个子女,被这几个子女轮流照顾。但是春节期间,因为子女间的分歧,老人本该到小女儿家赡养,小女儿却不接纳。老人只好在小女儿家门口楼道上睡了4天3晚。目前,老人已经被冻得病倒住院。几个子女都不愿意去接父亲回家。(2012年1月30日新华网)
綦江八翁老人何大兴,含辛茹苦,把这一堆孩子拉扯成人,一个个成家立业了,自己却老了,春节不但不能和子女团圆,还要睡楼道,或许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种老来惨景。
有种说法叫多子多福。看来,多子未必多福。何大兴老人有儿子,也有女儿。可春节儿子也不愿和他过,女儿也不愿意和他过,以至老人在小女儿家门口楼道上睡了4天3晚。
由六个子女“赡养不起”一个父亲,我想起了深圳那位打父亲的公务员廖天野。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他带孩子,竟被他辱骂和殴打,母亲被其多次甩耳光,被其斥骂为“猪”、“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作为多年打工为其供应学费的姐姐也多次被其甩耳光。这名殴母咬父的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2011年10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从小拉扯成人,还供他读了北大硕士生。想不通的是,廖天野在北大期间,还担任研究生支部书记。作为百年人文积淀的北大,咋就培养出如此素质的学生?这是北大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
过去有不孝之子,家乡的人总认为是读少了书,因为读书人知书达理。不知何大兴老人的子女读书了没有?廖天野总算读得书多,可见知书者并不一定达理,会是一个孝子。有人说:廖天野的“野人精神”起源于家庭,生长于学校,裂变于公务系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现如今,没受过教育人几乎很少,可社会上为什么总有一些不孝之子出现呢?我们教育方法的确值得反思。
何大兴有6个子女,并不是他们养不起老父,而是私欲压倒了亲情。俗话说:“爹娘益细崽。”即使父母给小儿子多些财产,那也是你们的弟弟,即使老父有错,赡养老人也是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双亲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的传统美德,古语“百善孝为先”。连自己父母都不赡养的人,又会有多少公德心呢?
何大兴6个子女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是亲情缺失,道德沦丧。何大兴的6个子女给社会带来了坏的榜样。如果这种坏的榜样得不到惩罚,一些不孝之子就可能效仿。重庆律师潘兴旺说,子女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它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老人应向法院起诉子女,通过法庭协调让赡养问题得到解决。若老人子女仍然拒绝赡养老人,其行为可能构成遗弃罪,将视情况对其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这样的不孝子女,笔者建议,司法机关不妨依法主动“出击”,对他们进行严厉惩罚。
无性,也可以是夫妻(女县委书记的官路史)
于是,最后一次缠绵,他疯狂地把种子种在她的地里……
看着她的婚车缓缓走远,他狠狠地说了一句:“他妈的,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从此,他和她分道扬镳。新婚之夜,她却发现丈夫是性无能……
再次相见,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她,县委宣传部部长;他,报道组组长……此后,她步步高升,直至县委书记。而他,却无法逃脱她的掌控……
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8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