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顶个球
(2011-08-21 17:54:22)
标签:
杂谈 |
知识顶个球•洪巧俊
单位的“一把手”换了,在大门口的花埔上矗起一座雕塑。雕塑是四本书和一个地球,托起地球的那本书是翻开的。雕塑刚立时,人们都在猜测这雕塑的含义,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雕塑的含义是只要有了知识,走遍天下也不怕,也有人说是知识托起世界……然而,H作家感觉到他们说的与“一把手”立这个雕塑的理念相左。
每天上班,迈入单位的院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雕塑,可H作家总觉得这个雕塑怪怪的,与单位出现的那些糗事联系在一起,顿感蹊跷,上班看,下班看,就是猜不透。
有一天早上,H作家来到单位,站在雕塑前,“知识顶个球”突然冒了出来,作家拍手叫绝。作家的单位是文人扎堆,天天与知识打交道的地方,出版的报刊每天都要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可在这里越是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不但不能体现价值,反而往往遭受到压制和打击。单位本来是自收自支的,奖勤罚懒,多劳多得,才能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这里的“一把手”把行政领导(公社党委书记出身)那一道拿来管文化单位,搞平均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本来写稿写得多写得好的人多拿钱,可有人眼红了,于是来个封顶,写多了没钱,于是记者们就少写甚至不写,绩效少拿一点,工资少不了。如今是习惯成自然,积重难返。
H作家单位的“一把手”书没有读多少,但可有“三高”,这“三高”不是高血压、高脂肪、高血栓,而是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编辑,就是这样的全能领导,还没折腾几年,就把一个好端端的单位折腾得一塌糊涂。说他是高级经济,在经营方面有所作为,可他把单位经营得发不出工资;说他是高级政工师,善于做思想工作,可班子成员窝里斗,斗得不亦乐乎,整个单位一盘散沙,今天班子成员和他吵,明天员工指着他鼻子骂;说他是高级编辑,应懂采编业务,可他根本就不懂业务,不懂业务谦虚一点,多些领导艺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不走下坡路,问题是在他眼里,除了他行,其他人都懂个屁。由此,发行量滑坡,广告收入大降。于是员工叹曰:有这样的“三高”领导,单位不烂不死才怪呢。当然,这也不奇怪,那些有才华的编辑记者不要说高级职称,连个中级职称也没有(不要职称,是以他为耻),可“一把手”是三个高级职称,并常把这三个高级职称顶在脑门上(也有人说,那雕塑不是三本书,而是三本“三高”职称证书,加他打开的笔记本在托起地球),所以,他对知识的认识就有自己独特见解了:权力就是知识,职称代表着才干。当然,在他的带动下,也有的记者编辑不是努力去工作,而是投机取巧去弄职称。
由于“知识顶个球”,单位借钱发工资,借不到就不发,靠这薪水养家糊口的员工们愁了,如果他还在这里折腾下去,何日是尽头?于是员工们纷纷写信给上级机关,不能再让“三高”领导折腾下去。
不久“三高”领导走了,新的“一把手”上任了。那个“知识顶个球”雕塑仍在,只不过粉刷一新罢了。
一群女人充当了男人生命途中的驿 站——小三人生故事。
这是小树丫长篇小说《驿站》链结: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73225.html?k=ad60f87aefe624c902243df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