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知总理来到我们村会有何感想?

(2010-10-19 22:47:41)
标签:

杂谈

 

前后修路,村庄被“囚”

              •洪巧俊

也许是看多了城市的繁华,也许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许是对故乡的记忆太深刻……当我走进生我养我的村庄时,心里却产生种种苍凉感。

  我不太想回故乡,因为每次回去,村庄的残败与苍凉,都会给内心带来冲击。我曾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为《故乡,相见为何不如怀念》,在文章中,我如此描述家乡:在童年的记忆中,村庄是最美的,四面环水,河塘环绕,两岸绿树成荫,村里到处是树,有桃、柚、枣等果树,也有风景树,以杨柳、樟树居多;尤其是那一棵棵古老的樟树,不仅给村里带来了清香,而且驱赶蚊子等害虫,冬天使村里暖和,夏天使村里凉爽;老人们告诉我,村前的那棵樟树至少长了五百年,三个人也抱不过来,村头另一边的那几棵樟树,也很老了。如今,这些树都不见了,河塘不再环绕村庄,只剩下靠村的左边那条河塘,没有以前那么宽阔,水也不再清澈,而是脏乎乎的一塘死水……

  此次回乡,是三弟要我同行的。他说,去看看那些老地方吧,那常去游泳的池塘,那碾米的碾房,那分粮分豆分花生的村仓库……这些都是记忆中抹不去的地方。可这些地方,每走一处都是杂草丛生,房屋有的倒塌,有的空闲,没有生机,更没有人气,一切都沉寂在颓废之中。

  瑶瑶是吃我母亲的奶水长大的,我们虽不是兄弟,却很有感情。这次回村里,没有见着他,便特意去了他家的老屋。只见残缺的墙壁和瓦砾,屋前那块空地上,草已长得比人高。房屋倒塌多年,屋中竟长出一棵参天大树,在四周都是残垣断壁的破败中显得那么突兀。曾听人说过,房中长树是”,不知这要让人困多久?

  其实不仅仅是瑶瑶家的”,如今是全村庄人的。村庄背后是高高的沪昆高速公路,村前是在建的沪昆高速铁路,两边是一大一小的江堤,这个”,困的不是树,而是人啊!今年六月的一场洪水就困住了全村人,几天没水喝没东西吃,小孩饿得哇哇大哭。为何水那么快就涨上了一层楼高,当然是因为沪昆高速公路的”,幸好这条高速公路被水冲垮,要不然还不知村里人会被水困多久?

  一前一后高速路距离不到500,这两条高速路正好夹着村庄向前延伸,可我想不通的是当初高速公路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到河堤会决口而要泄洪吗?为何不把两条高速路统一设计,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上面过汽车、下面过火车,这样不是能节省大量的土地吗?我知道,尽管都是沪昆高速”,但一个属于交通运输部的,一个属于铁道部的,他们有点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为政,况且农村征地补偿低,国家征用,谁敢不给?

  夜深人静,乡亲们常常被那一辆辆疾驰的汽车声惊醒。今后乡亲们还得承受呼啸而过的火车磨擦铁轨之声,这前后呼应的噪音,不知要多大的忍耐力才承受得了,即使承受不了又能咋样?按照国家标准,道路两侧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70分贝,夜间不超过55分贝。而人们生活中感觉舒适的音量,一般白天在50分贝左右,夜间30分贝左右。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隔音设备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39:“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但在乡村,你见过哪里设置过隔音屏障呢?

  高速路与周围的堤路,不仅把村庄围成了一个,其实更是一个标准的,加上前后噪音的呼应,最后就演绎成了。有条件逃离村庄的都走了,能创造条件的在拼命努力,最后留下的就可能是老人,和那些没有可能离开的穷苦人。这种凄凉的现状,才是村庄最苍凉的。

  我想,哪一天总理来到我们村时,不知会有何种感想?  

 

洪巧俊“三农”评论:
没有隐性收入的中国人大都是穷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511561.html
拒绝“传穷接代”是“中国式”进步
http://blog.ifeng.com/article/7270408.html
今后谁来养活城里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91532.html
对不起农民的中国人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51236.html
有一种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叫学习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27789.html
当吃低保成为一种炫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14232.html
拯救危在旦夕的中国粮食主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757136.html
用事实告诉世界,中国仍然是穷国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607374.html
吃点豆腐得看外国人脸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79214.html
谁能养活中国?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46405.html
种粮利薄农田抛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93364.html
“地值钱我也不想种”乃中国之大事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79479.html
中国不可一日无粮
http://hqj78.blog.sohu.com/8156162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