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
(2010-08-16 22:17:29)
标签:
杂谈 |
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
中国的乡村民主,本来是最纯朴、最纯洁的,但随着岁月的冲刷,却在异化,变得混浊而有铜臭味,变得蛮横而强权。从乡村民主的变迁,可以看出一个时期乡村社会的现状。
五十年代,村里选干部是搬来一大盆黄豆,先由村民推荐候选人,然后把候选人的名字贴在木斗上,每个选民在大盆里抓一个黄豆,投“票”时,把手掌亮开,让监“票”人看选民是不是一张“票”(一个黄豆),然后选民会在几个木斗里放一下,谁也不知道选民把“票”投给了谁,谁也作不了弊。应该说这样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六十年代,村干部的选举是由上级指定候选人,然后召开社员大会举手通过,不同意也可以不举手。但到后期,上级指定的候选人,如果不举手,灾难就来了,轻则思想教育,发配去干重活苦活,重则被跪台游斗,甚至被诬陷坐牢。
七十年代,村干部直接由上级提名,谁当生产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妇女主任,不用投票,也不举手,鼓掌通过,你不鼓掌也没关系,人家照样当干部。
八十年代,选村干部先由村民无记名投票海选,票数前五名的当村干部,村干部分工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见,报上级批准。当然上级也会不按大多数村民的意见,由上级决定谁当“一把手”。
九十年代,为了平衡族里的关系,由各宗族推荐村干部候选人,然后综合各族的候选人写在票上,发给村民来选,票数最多的一般当村长。后来发展到候选人自己拿着投票箱去村民家收选票。
二000代,你就是来我家收选票我也不给,要选票可以,一张选票50元至500元不等,谁想当最大的,出钱就是最多的。口头许愿没有用,一手交钱一手交票,亲兄弟也要明算帐。
其实,那些纯朴、土得掉渣的,渐行渐远的东西,往往是当今所需要的。比如乡村的“三瓣章”、“五瓣章”理财制度,以及一个仓库大门几个人各持一把钥匙代替一个人掌控一把钥匙管理村财物的办法,实际上暗合着“分权制衡”原理,虽然农民没有思想家、政治家的那些宪政理念,但民主无土洋之分,只要能推动民主,能取得权力相互制衡的作用就好。
但不知为什么我们的政府限制“一把手”的权力就那么难,最好的“经”就在乡村,可人家就是不去学习,不去取,而是花巨额“学费”到国外去学习取经,“经”取了回来,也不见效果。
如今村干部也学会了取经,去大城市、去有名胜古迹的地方考察和取经,通过学习,学会城里干部的“民主选举”,先由“上级”酝酿村干部候选人,确定好了,再由村民选举,就是你不选,这些候选人也能当上村干部。所以,现在的村干部也就不用听村民的,因为他们当村干部不再是村民手中的票决定的,当然维护的也就不是村民的利益。政府要拆迁,他们不需要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就赶紧签字盖章,他们可以吃低保,可以大胆地把印有“救济”的棉被堂而皇之地拿出来晒太阳(过去是根本不敢的事),可以横行乡里,鱼肉村民,于是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这些村支书往往将自己领导下的地方,变成‘独立王国’的。他们在这个‘独立王国’中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成了村民避之惟恐不及的村霸恶魔。”这是我不久前发表表的《村支书成“村霸”是乡村社会最大的毒瘤》。一旦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形成了利益链,链条末端的农民,受到欺压和胁迫也就并不奇怪;一旦乡村失去了真正的民主,就会造成乡村社会的不公平,矛盾激化,不稳定的因素渐多,那些血案、群体事件也就随之而来……
洪巧俊的文章:
怀胎6年终出世
http://blog.ifeng.com/article/6783142.html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农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6780595.html
历史深处的凄凉与现实的悲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6742131.html
给反腐勇士“小三”的一封信
http://blog.ifeng.com/article/6660234.html
韩寒是中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叛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35309.html
4000名贪官为何能从容外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99480.html
论邓贵大的死掉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705891.html
代嫖幼局长写给宜宾县公安局的一封信
ttp://blog.ifeng.com/article/2684418.html
1200万天价吊灯照亮不了黑暗奢侈的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942695.html
一个“太监化”的社会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96050-108.html#comm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