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杀人逃犯的爱情与自首

(2010-05-24 23:09:55)
标签:

杂谈

 

愿自首故事能劝归更多逃犯
    •洪巧俊

    “等女儿长大一些,她会告诉女儿真相,爸爸当年是一时冲动,犯罪的人也不一定全是坏人,并会带着女儿去监狱看望爸爸。在女儿的心中,爸爸是天。在郑友谊的心中,她和女儿都是宝。”这是郑友谊妻子符亚红说的动情之话,她知道这次丈夫走了,就不知哪天可回来,因为他是个杀人逃犯,这次是去自首的。他在电话对丈夫说,傻瓜,无论你判处的刑期长短,我和女儿都会等你归来。(2010年5月24日《江南都市报》)

    当初符亚红知道郑友谊真实的情况后,和他的前任女友一样选择了离开,但她回到湖北老家后,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思想斗争后,她重返温州做了郑友谊的“黑户妻子”。或许符亚红爱他,就是爱他的诚实,在她的眼里,郑友谊并不是一个坏人,那时他年轻,血气方刚,一时冲动铸成了大错。

    其实对于郑友谊来说,自首是最好的出路,当面对警察时,他反而轻松了。之前,每一个警察的身影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每一次呼啸而过的警笛声都让他虚惊一场。12年的逃亡之路已经使他疲惫不堪,在现实中,他不再是真实的郑友谊。俗话说:“生不改名,死不改姓”,为了逃亡,他只得隐姓埋名。也许最痛苦的并不是这些,做好事得躲躲藏藏,生怕暴露身份;见义勇为,警察赶到,立马就走。有家不能回,父母兄弟不敢见,这么多年就打过一次电话给父母,之后就再也不敢打。尤其是得了荣誉不敢去领,怕成了新闻人物后,人家刨根问底。他评过多次先进,都是化名,而不是郑友谊这个名字。当被温州市政府评为劳模,郑友谊是多么想登上领奖台,可去到半路上又回来了,因为他是一个身带命案的人。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今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让女儿永远有一个逃犯父亲?或许哪一天女儿也获得荣誉,需要父亲陪同去领奖,也不去吗?这也许是郑友谊最不愿面对的,最触动他心灵心处的。自己一时铸成大错,却再不能用这个错连累纯洁可爱的女儿……

    记得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郑友谊已经走错了一步,已经影响了他人生的一个时期,他不能再错,而影响自已的一生。人生路漫漫,他才33岁,今后的路更长。谁又不希望自己在人生这道加法运算中叠加的都是辉煌和精彩,掌声和赞誉;谁又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是一条铺满鲜花、充满诗意、挂满硕果的浪漫之旅。但是如果不去悔罪自首重生,郑友谊这辈子也不可有辉煌和精彩,掌声和赞誉;铺满鲜花、充满诗意、挂满硕果的浪漫之旅也只有在梦中。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本来一个人的人生,应是有满树的鲜花也有满丛的荆棘,有风和日丽的艳阳也有雨雪风霜的酷寒,但对一个逃犯来说,只有荆棘和酷寒。郑友谊或许悟出了这个人生真谛。

    郑友谊自首的故事感人肺腑,相信会使更多的郑友谊有回归社会的良善心理,由此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郑友谊……

 洪巧俊的文章:

不变的乡村是因为那堵“体制墙”还在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063117.html

一个“太监化”的社会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96050.html

现实中的“菊花疑问”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83733.html

乡村大学生的滑辘轳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892936.html

 

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